国家税务总局南平市税务局财产和行为税科课题组
【摘要】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商作为一种新的消费方式,深受大众欢迎。武夷山茶企紧紧把握时代脉搏,充分利用互联网时代带来的技术红利,将茶叶与互联网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武夷山茶企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销售占比逐年增加。与此同时,大部分电商企业纳税遵从度不高,未按规定履行申报义务、税务机关管征信息不对称、管征手段落后等问题也日益凸显,本文从武夷山茶产业和茶叶电商发展现状出发,就如何促进茶产业健康发展又做好茶叶电商企业的税收管征二者协调统一提出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电子商务税收 税收征管 茶产业
一、引言
近几年,受新冠疫情的意外冲击,我国茶叶发展前景不容乐观,推进茶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定发展的任务艰巨而繁重。在此背景下,武夷山茶企抢抓机遇,积极开辟电商销售渠道,借助“互联网+”的翅膀,打破僵化的传统产业边界,使产业前所未有的在更加广阔的范围中实现融合,为武夷山茶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点。与此同时,在“薇娅事件”的公开和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在2022年3月25日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网络直播营利行为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意见》的背景下,直播电商的税收问题瞬间成为各方焦点。本文拟通过对武夷山茶产业的发展现状以及就日益壮大的武夷山直播电商发展存在的税收问题进行分析,就如何在培育壮大武夷山茶产业的同时做好税收管征方面提出自己的建议。
二、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综述
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查找发现我国自2008年开始就已经有电子商务税收管征的研究,2013年开始相关研究呈井喷式爆发,通过对国内相关研究成果的分析发现,在电商领域税收研究主要归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围绕税务机关与第三方平台建立数据信息共享平台方面的研究。余启异、陈舒婷、王姣姣和邓美珍(2020)以淘宝网为例就如何将税务部门与第三方平台的数据进行资源共同分享进行了建议;郑瑞鑫(2021)就建立动态的信息共享平台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周胜言(2021)就税务机关如何提升信息管税的能力和加强税务机关对信息的获取能力,降低税务机关与纳税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性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2.围绕如何加强电商企业税源管征方面的研究。王凤飞、尹正义、刘文军和张学儒(2020)提出对个人消费者应纳税行为的税收可依托公司税款的代扣代缴,引入第三方的税款代扣代缴平台或机制;曹阳(2021)提出建构社会协力护税与第三方主体参与税收治理机制,培养新形势下的税务中介与纳税人维权组织;周胜言(2021)在分析了国外电子商务管征现状后,提出我国可借鉴德国的银行系统,以网上支付机构作为扣缴义务人,创新代扣代缴制度。
3.围绕如何提高电商企业纳税遵从度方面的研究。于雅杏(2021)提出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加大税收宣传力度和利用大数据手段对高风险人员进行纳税知识的精准推送,提高其税收遵从度;曹阳、郭康淼和汪蔚青(2022)提出由风险管理局根据税收大数据重点排查头部主播,随机抽查腰部主播,以提高电商主播的纳税遵从度;程欣怡和田发(2022)认为用制度来规范行为,明确法律禁止范围,有针对性地要求相关行业和人员切实履行责任和义务,持续出台行业新规,提升精准监管能力,严厉查处和曝光各类恶意偷逃税行为。
(二)国外研究综述
国外的电商发展早与我国,所以国外关于电商税收的相关研究也比较早。国外关于电子商务税收征管问题,最核心的问题就是是否应把电子商务并入现有税收征征管体系,还是应该直接新增相关税种,学者们意见不一。有主张开征新税种,如:加拿大的 Artyur Cordol、荷兰的 Lure Soety(1994)学者提出开征“比特税”,这也是目前在国际上最具有代表性的新税种。它对计算机网络传输的信息数据以“BIT”为基本计量单位进行税款计征;有主张修改税制,如:Kathleen H(2011)认为,国家的的税收制度应该时刻紧跟时代产业发展潮流,在相关制度安排设计上也要考虑政策的实际执行效果,从长远来看,才最有益于国家各方面发展;还有对电子商务管征实践进行研究,如:B.T.Ward(2011)提出第三方支付具有便捷性、灵活性,对电商的快速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但万物皆是“双刃剑”,电商经营者也利用此种交易模式隐瞒收入,逃避缴纳税款。James G.S. Yang(2012)曾经做了一项来自于 amazon 和 ebay 的 25000 项销售记录,其涵盖了超过八千名的双方交易主体。最终调查结果显示,卖家的纳税遵从度很低,尤其是新进入网站进行交易的经营者,如实申报其交易额几率更低。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其对电商税收研究的侧重点都是以如何获取纳税人的真实交易数据和提高纳税遵从为主要切入点来加强税收方面的管征。笔者认为从茶叶电商实际运营情况着眼,深入剖析茶叶电商与传统销售的差异,从茶产业发展角度,研究在电商背景下如何在培育壮大茶产业的同时做好税收管征更具实践意义。
三、武夷山茶产业发展现状
武夷山是中国著名的茶乡,是世界红茶和乌龙茶的发源地,为“万里茶道”起点、首个“中国茶文化艺术之乡”,茶叶种植历史久远、品种丰富,现有茶树品种280种,包括大红袍、肉桂、水仙、奇种等重点品种。全市14个乡(镇)、街道、农茶场均有种植茶叶,种茶区域遍及96个行政村。武夷岩茶(大红袍)为全国十大名茶之一,已有1000多年历史,以独具岩韵而享誉中外,早在十七世纪即远销欧美。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被列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茶叶种植规模及产值发展现状
“十三五”期间,武夷山积极改造低产茶园,加强生态茶园建设,严格控制茶山面积的无序增长,有效避免了过度开垦茶园,生态承载能力超负荷的现象发生。茶园规模一直稳定在14.8万亩左右,其中岩茶14万亩,红茶0.8万亩。总茶园面积占全省茶园总面积的4.25%,占全国茶园总面积的0.3%。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度武夷山茶叶干毛茶产量2.36万吨,占全省干毛茶产量的4.84%,占全国干毛茶产量0.77%。其中:产成精茶约1036万斤,其中岩茶981万斤,红茶55万斤。按武夷岩茶均价1000元/斤,红茶均价500元/斤计算,2021年度武夷山全年岩茶产值在98.1亿元,占全国的比重约为3.27%,武夷红茶全年度产值在2.75亿元,占全国的比重约为0.09%,红茶销量占全国红茶销量占比为全国的0.087%。
(二)茶叶品牌建设和科技创新现状
目前,“武夷山大红袍”“正山小种”“武夷岩茶”已列入中欧地理标志协定保护名录。“正山小种”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武夷岩茶、武夷红茶入选中国农产品地域品牌价值标杆品牌。“武夷岩茶”获得农业农村部准予登记,已被允许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公共标识并荣获“2020年中国区域农业品牌影响力”第1名。“十三五”期间,连续在杭州、福州、沈阳、广州、深圳、厦门等大型城市开展品牌宣传推介活动;积极组团参与海峡两岸茶博会;在韩国、湖北、吉林成立了推广中心,在全国各地授权设立了“武夷山大红袍”会员店。开展茶叶技能竞赛、交易会等活动,通过各种渠道和媒介对武夷茶公共品牌和产品进行宣传、销售。
科技驱动与创新赋能对武夷山茶产业的提质增效与转型升级的支撑作用更为显著。区块链、物联网等新兴技术逐渐渗透到茶产业领域,结合茶普工作,开发茶产业大数据管理系统,建立茶产业基础数据动态化管控指挥平台。在燕子窠生产基地推广应用智慧物联网技术,实现了从打造生态茶园到智慧茶园的建设。同时,“茶生态银行”茶叶区块链溯源平台成功亮相第三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并被纳入2020年数字福建区块链重点项目。
(三)茶叶企业规模及税收发展现状
从税务金三系统查询数据可以得出,至2022年9月底,武夷山市税务局管征的茶叶纳税人共10325户(含个体工商户),占该市全部管征户数的45.36%,具体茶叶纳税人分布状况表示如下(见表1):
表1:武夷山市茶叶纳税人分布状况明细表
企业类型
单位
|
企业纳税人
|
个体工商户
|
合计
|
个人独资(合伙)企业
|
有限责任公司
|
港、澳、台商独资(合资)经营企业
|
国有集体企业
|
股份公司
|
其他 企业
|
小计
|
一般纳税人
|
小规模纳税人
|
小计
|
户数
|
257
|
5700
|
15
|
5
|
6
|
98
|
6081
|
21
|
4223
|
4244
|
10325
|
其中:一般纳税人户数
|
41
|
443
|
10
|
2
|
2
|
4
|
502
|
21
|
0
|
0
|
523
|
众所周知,每个行业中的一般纳税人都是所在行业税收贡献的主力军。但是从2018年5月份开始一般纳税人认定标准提高到500万元,使得大部分茶叶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均达不到一般纳税人的认定标准。从表1的数据可以看出,武夷山茶叶企业的一般纳税人的构成主要集中在企业纳税人,武夷山茶产业的一般纳税人占全部茶叶税务登记户数的比例仅为5.06%,除个体工商户外的一般纳税人占比为8.26%,茶叶企业中的一般纳税人所占比较小,制约了茶叶税收的增长速度,同时可以看出外资企业中的一般纳税人的占比达到了66.66%,说明外资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财务核算更健全、纳税遵从度更高,税收管征更到位,但是目前武夷山茶产业的外资企业仅为15户,在引进外资发展茶产业方面存在一定的短板。
表2:2017—2021年度武夷山茶产业税收情况表
年度
项目
|
2017
|
2018
|
2019
|
2020
|
2021
|
2022(1-8月)
|
茶企数量
|
5248
|
5894
|
6595
|
7706
|
9011
|
10325
|
茶企一般纳税人数量
|
280
|
260
|
344
|
393
|
431
|
523
|
茶产业税收(万元)
|
5892
|
7378
|
6306
|
8205
|
10534
|
5428
|
图1:2017—2022年度武夷山茶产业税收占比趋势图
近几年,武夷山茶产业发展较快,至2022年6月,武夷山茶企中通过食品生产许可1100多家,规模以上茶企37家。有一定生产规模的包装企业44家;电商企业3000多家,其中24家为主要电商。“十三五”期间,成功培育创建了武夷山市省级现代茶叶产业园,进一步壮大了茶叶龙头企业队伍,提高了经营规模和市场影响力,有力打造与强化了全市茶产业建设发展的中坚力量。与此同时,武夷山茶产业税收也从2017年的0.58亿元,到2021年度的 1.05亿元,茶产业税收占比稳步增长。(详见表2和图1)
四、近年来武夷山市茶叶电商发展情况
自2015年开始,连续五年中央“一号文件”都将农村电子商务进行重点强调,甚至将其做为农民增收和精准扶贫的一项重要手段,武夷山茶叶电商作为茶叶“生产”和“消费”的重要纽带,提升了茶叶在市场上的流通效率,为农民增收就业提供了基础,茶叶电商的发展对提振消费需求、畅通国际国内双循环都有很强的实践和政策意义。
武夷山市政府一直以来重视对茶叶电商的发展和扶持,依托本土武夷学院和武夷山职业技术学院的人才储备优势,发挥大学生创业热情,从资金、场地、技术等多方位支持大学生进行茶叶电商创业。同时每年定期组织多场专门针对武夷山茶农、茶企的电商营销培训,拓宽茶叶销售渠道。不论是淘宝、京东等传统电商或者新兴的抖音、快手等内容电商均涌现出大批销售武夷山茶叶的商家,武夷山茶叶电商发展整体向好。由于武夷山市在有效推动电子商务发展,促进农产品流通,完善农村市场体系具有一定典型性,商务部流通发展司于2021年3月10日将武夷山市列为全国10个典型市县之一并予以公示。同年8月10日商务部流通发展司公布全国148个县(市、区)为2021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激励县(第一批),武夷山市为福建省6个县之一,南平市唯一。另据2021年6月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阿里研究院联合发布的《农产品电商出村进城研究:以阿里平台为例》报告数据显示,2021农产品电商“百强县”名单中,武夷山以茶叶为代表农产品位列全国第五(详见表3)。
表3:2021农产品电商百强县前十名单
排名
|
县市
|
代表农产品
|
地级市
|
省份
|
1
|
沐阳县
|
茶木
|
宿迁市
|
江苏省
|
2
|
安溪县
|
茶(铁观音)
|
泉州市
|
福建省
|
3
|
丰县
|
水果(苹果)
|
徐州市
|
江苏省
|
4
|
栖霞市
|
水果(苹果)
|
烟台市
|
山东省
|
5
|
武夷山市
|
茶(大红袍、金骏眉)
|
南平市
|
福建省
|
6
|
武义县
|
茶(茶果茶)
|
金华市
|
浙江省
|
7
|
兴化市
|
调味品
|
泰州市
|
江苏省
|
8
|
东海县
|
绿植、坚果(腰果)
|
连云港市
|
江苏省
|
9
|
福鼎市
|
茶(白茶)
|
宁德市
|
福建省
|
10
|
五常市
|
粮油(大米)
|
哈尔滨市
|
黑龙江省
|
(一)武夷山茶叶电商的发展格局
电商中按流通渠道划分为C2C、B2C、B2B、F2C、O2O、C2B 等。目前武夷山茶叶电商中最为主要的为B2C和C2C,其主要涉及的茶叶电商平台既有传统电商平台,如:天猫商城、京东商城、淘宝网、唯品会、拼多多等,也有近几年流行的内容电商及直播带货平台,如:抖音、快手等。受新冠疫情影响,游客出行受阻,使原本“以旅促茶”的武夷茶销售渠道受阻。为此,为进一步帮助武夷茶农开辟一条新型的茶叶流通渠道,武夷山提出大力发展农村直播电商,鼓励和引导茶农开展“茶产业+直播电商”的发展路线,目前武夷山的茶叶电商大多以直播电商为主要发展方向。同时,根据武夷山市商务局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22年6月,全市电子商务企业3261家,网店数量9659家;电商直接从业人员9358人,2022年1-5月年快递业务量485.3万件;2022年1-6月累计网络零售额19.15亿元,同比增长18.3%。近年来,全市涌现出武夷山市乡愁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茶圈大魔王茶业、大闽手传茶业、武夷山市桃渊茗茶叶科学研究所有限公司、武夷山市茗心堂茶业有限公司、武夷山茶七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福建国饮茶业有限公司等一批年销售额超千万的电商企业,新增8家限额以上电商企业。202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3.23亿元,同比增长11.4%。
(二)武夷山茶叶电商的经营模式
武夷山茶企众多,不同茶企因经营理念、经营方式、产品定位、品牌文化等因素制约,其对电商的理解和经营模式都有所差别。武夷山茶叶电商的经营模式主要存在着自营、外包、带货(比例分成)、自建网站、网络推广等多种形式。一是自营模式,武夷山茶叶电商中最重要的经营模式就是自营,一类是以学生创业为主体的纯电商群体。该自营群体较大且一般规模较小,大部分没有自己的生产基地,主要依靠向茶农或原料供应商收购成品茶,在线上销售,品牌知晓度不高,茶叶成交单价较低,主要靠低价吸引客群,提高销量。其次是部分规模茶企自营,实力雄厚,拥有独立的电商部门和线上运营团队,有完整的生产体系和品牌文化,通过线下的名牌知名度,延伸至线上,在线上和线下同步销售自己的产品。大部分通过多产品策略,即线上产品和线下产品区分开来,通过其线下强大的品牌知晓度,迅速抢占线上市场份额。二是外包模式,外包模式使用最多的主要是一些大的老牌传统茶企,因其主要优势在于茶叶的生产精制,对于线上营销缺乏经验和人才储备。其每年的线下客户群体也相对稳定,为了拓展新的销售渠道和降低经营试错成本,一般会选择与专业的电商运营团队或者网红达人进行合作,通常使用销售返点的形式来进行合作。三是带货模式。这类电商往往自己没有独立的生产茶叶能力,但是其线上营销能力和网络影响力强,往往是通过一些短视频或者茶文化的推广积累到了一定量的粉丝量之后,开始在自己的粉丝圈内推销或者在各大平台的网店内销售茶叶,其主要与一些知名茶企进行合作,通过进销价差产生盈利。四是其他模式。如有的一些高端茶企则自建网站,通过F2C模式实行会员制进行内购;有的茶企通过在一些网络大V或热门网站的热点文章植入茶叶推广广告,进行引流到自己的茶叶网站或其他平台网店来实现销售。
(三)武夷山主要茶企的电商情况
为了更深层次了解武夷山茶叶电商的整体运营情况,笔者对武夷山2021年度纳税前三十强茶叶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对企业近五年的营收、税收、利润、线上销售和线下销售占比、以及企业认为的线上销售存在的主要问题等进行调查。从调查结果来看前三十强企业中有18户企业涉及线上销售,占调查户数的60%;从运营情况来看18家主要茶企中有17家线上销售为自有团队自营,占比高达94.44%,说明武夷山茶企龙头对电商渠道开拓极其重视;从运营依托平台来看,主要在淘宝、京东和抖音三大平台中进行销售,分别占比为42.86%、35.71%和21.43%;从线上销售占比情况来看销售比例超过营业收入10%的户数有7户,占比达38.89%,其中还有2户为纯线上销售,主要茶企的线上销售占比呈逐年增长态势。以武夷山头部茶企武夷山X茶业有限公司为例,其早在2016年就开始布局线上销售,以自建电商部门和委托外部运营团队相结合的模式,通过线上这一新的销售渠道,拓宽销路。其线上销售额从2016年的397万到2021年的1894万元,增长了近四倍,2021年其线上销售收入占比已由2016年的12%增长至20.55%(见图2)。
图2:2016—2021年武夷山X茶业有限公司线上销售情况(万元,%)
五、现行茶叶电商税收管征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武夷山茶叶电商蓬勃发展的同时,税务机关的税收管征手段滞后,电商企业尤其是中小电商企业的纳税意识淡薄、风险意识不足、纳税遵从度过低等问题尤为突出,税务机关在对其进行管征中发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一)税收管征制度的不适应
茶叶电商发展迅速,各类电商经营模式层出不穷,税收管征制度体系无法及时与之配套,如部分电商企业注册地和实际经营地不匹配,造成税务机关日常管征存在困境。以淘宝电商为例,一些淘宝电商在其网页中宣传销售武夷山茶叶,其在武夷山仅仅注册的是一个空壳公司,用于注册网店,但是其在后台实际运营的团队很多都遍布在一些一线城市,如杭州、厦门和深圳一带。而以抖音为例,则通常与淘宝相反,许多抖音团队长期驻扎在武夷山进行拍摄,收购和销售茶叶,其抖店的小橱窗销售的各式武夷山茶叶,销售数据惊人,但是通过其店铺资质查询,则通常发现其公司注册地通常在异地乃至省外。上述两种情形是现实电商管征中最为常见的两种类型,第一种情形虽然电商企业注册地在本地税务机关,但由于其实际经营地不在本地,税务机关对其日常经营情况无法具体掌握,实际管征存在困难。第二种情形按现行税收制度,由于其注册地在异地,其销售产品的税收管辖权不在当地,当地税务机关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的管征。
(二)真实交易数据的隐蔽性
现行的网络电商平台众多,许多电商企业都实行多平台运营模式,利用现有的一些技术手段虽然可以对各平台的相关销售数据进行获取,但是在跨平台的数据合并方面仍然存在盲区,同时由于电商经营方式的多样性,在管征中对电商企业真实交易数据的取得难度较大。根据电商的经营特性,电商企业为了提高在销售平台中的排名、好评和曝光率,各大电商平台中都存在着刷单现像,在日常管征中如何对此情形进行甄别存在困难。还有部分电商企业存在私域运营,即将部分老客户通过微信的方式引流到个人微信或工作微信,微信私域运营由于其收款大部分都是通过微信转账,并非企业账户,且不通过银行转账,银行账户无法查询相关销售流水记录,其交易具有灵活性和隐蔽性,在双方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税务机关对这部分群体的税源监控极难实现。
(三)专职财务人员的稀缺性
在对主要电商茶企的调查问卷中显示,各茶企对于电商运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及最多的一点就是在武夷山运营缺乏相关专业人才,除了缺乏专业的懂管理会运营的人才外,专职财务的匮乏也是电商茶企的一大痛点。武夷山目前共有登记企业户数一万多户,企业户数的高速增长和专业财务人员严重不足之间的矛盾尤为突出。除了一些大型企业有条件聘请专职财务人员外, 95%以上的企业基本都是由第三方代理记账机构或法人自己进行纳税申报。由于电商企业每日的销售、出库、退货等业务比较频繁,如缺乏专业的专职财务人员对企业账务进行处理,其数据申报的及时性和准确性都大打折扣,从而影响到税收管征质量。当前,大部分电商茶企都是聘请代账机构为其进行账务处理,由于代账行业从业门槛低,缺乏有效的监管,整个行业鱼龙混杂,竞争激烈,武夷山市整个代账行业服务收费不高,大部分代账机构仅负责零申报的最低一年收费甚至不足千元。低收费造成服务质量下降,代账公司员工每月代账几十家甚至上百家的情况比比皆是,许多代账公司基本只是负责进行零申报,对于数据的真实性、逻辑性、合理性基本不做审核,即使是一般纳税人在填报相关成本费用也是根据一定比例进行倒算。还有部分代账公司从业人员年龄较大,对相关最新的税收政策和申报表的更新变化没有及时进行学习,对税务机关的政策推送和辅导理解消化能力较慢,上述现实情况造成电商企业的税收申报质量整体偏低。
(四)收入成本票据的不合规
茶叶电商企业运营的一个特点就是其销售的单位成本低,销售量大但是利润率低,属于典型薄利多销型销售模式。在此模式下一个税收因素的变动将造成其成本的上升。要是价格上调,将往往导致其市场份额的丢失。要是价格不变,将有可能导致其利润下滑,甚至亏损,无法生存。由于电商运营不分区域,武夷山茶企电商运营的竞争对手除了本土茶企电商,还有全国其他地方的茶企电商。而目前茶企电商的普遍现状是收入申报不足或成本票据不合规,一旦足额申报收入,将很容易触发至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认定标准。而在成本费用方面,往往为了为节约成本,其在取得成本时大多不要求对方开具正规的增值税专用发票,通常采用白条或仅为其开具普通发票。这就造成了一个恶性循环,茶企电商要是足额申报了销售收入,如达到一般纳税人标准,但是由于成本取得不合规,将造成无法抵扣进项,使得税负增高,成本增加。要是取得合规成本,则相应的采购成本又会增加。无论是哪一种情形都将加大茶企电商的成本,减少利润,削弱了其在全国茶企电商之间的竞争力。这就使得茶企电商间为了生存而铤而走险,不足额申报收入或取得不合规成本票据。
六、规范茶叶电商管征和政策扶持的相关建议
随着电商茶企销售数据的透明化,行业竞争的公开化,茶叶电商企业,尤其是头部电商茶企,其潜在的税收风险较大。而头部茶企电商又是武夷山茶产业在线上推广的主力军,如何使茶叶电商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降低税收风险同时又能减轻企业负担,促进武夷山茶产业的健康发展是一项重要的系统性工作。
(一)区域协调,齐抓共管
茶叶电商企业利用工商注册地和实际经营地之间的管辖差异,游离于各区域之间的管征情况较为突出。建议在总局层面出台专门针对电商企业跨区域经营的管征办法,对于小规模纳税人实行实际经营地报备,机构所在地如实汇总申报政策;对于一般纳税人跨区域经营的,建议参照建筑安装企业,到实际经营地实行外出经营管理,实行经营地预缴申报和机构所在地汇算清缴申报制度,加大茶叶电商企业实际经营地税务机关的管征力度,同时加强税务机关内部系统的共享机制,打通企业注册地和实际经营地税务机关间相关数据的交换,减少不同区域间因信息不对称而造成的漏征漏管和错征错管。
(二)运用数据,精准管控
一是各地税务机关风控部门可向社会第三方购买数据查询服务,精准掌控各平台茶叶电商类的每月排名和销售额情况,根据第三方提供的数据与金三系统中的申报数据进行比对,对于数据偏离值较大的,进行进一步风险管理。二是建议总局层面在时机成熟时搭建税务机关与电商平台之间数据交换查询以及汇总的平台,规定电商平台企业如淘宝、京东、抖音等按月或按季以平台企业登记的注册企业纳税人识别号作为关键字段,定期向税务机关传递各大行业在该电商平台上的销售数据,税务机关在收到各平台传递的数据后,再由后台自动进行汇总,并将汇总后的数据与企业在金三系统中申报的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等相关税种的计税依据进行比对,对于偏离值超过一定比例的企业设置风险提醒,并将相关风险数据逐级下发,从而实现对全国的茶行业电商企业的精准管控。
(三)制定指引,协同规范
针对茶企电商行业专职财务人员匮乏、兼职财务素质不高的现状。一是建议由税务机关针对行业特点,针对不同电商平台的运营特点,区分企业规模,编写茶叶电商行业的账务处理和涉税申报处理的相关指引,同时将指引发放至每个茶企电商手中,让茶企电商财务人员在进行账务处理和涉税处理可以按图索骥,提高申报质量。二是协助电商企业对接本地院校的财经类专业毕业生,定期汇总茶企电商的财务人员需求并向本地高校了解优秀学生情况,搭建起茶企电商和高校之间的财务人员用工平台。三是税务机关根据《涉税专业服务监管办法(试行)》(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7年第13号)相关规定,加强对涉税专业服务机构的监督和信用评级管理,将被代账企业的申报与数据质量情况与代账机构的信用评级相关联,定期向茶企电商推荐本辖区内信用评级高、专业人员配备全、申报差错较少的代账机构,以此来提高本区域内茶企电商的整体税收管征质量。
(四)筑巢引凤,健康发展
在规范和引导茶企电商规范账务处理,提高申报质量的基础上,也要考虑到不同地区对茶企电商发展的的优惠扶持,避免因地区间的政策差异导致本地茶企迁移出去,使得税收外流甚至影响产业发展。建议由政府相关部门和税务机关及时动态了解全国各大茶叶产区税务机关对茶企电商出台的各项优惠政策,要充分考虑到茶企电商毛利率低的特性结合不同类型茶企电商企业的全国平均税负,由当地政府出台针对茶企电商从人才引进、电商运营、场地租赁、物流管理、农产品补助等多个层次、多种方向对不同规模的茶企电商进行一定的资金奖补政策,确保奖补后的茶企电商的综合税负和全国平均税负水平相当或者低于平均税负,以此来提高本地茶企电商的成本优势,提高竞争力,同时吸引其他地区的茶企电商龙头到武夷山设立运营基地,壮大武夷山茶产业,促进健康发展。
课题指导:汤志勇
课题成员:方杰 魏璇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