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学术论坛
税收优惠助力南平绿色经济发展分析
日期:2021-10-15    来源:南平市税务学会   

 

温睿  曹由妮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绿色”环保日渐成为各大行业产业升级的关键词。南平的绿色产业以低碳低污染为特征和转型目标,分布偏向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旅游业相关产业链以及其他生产企业为辅的产业态势,在分布上也呈现出以县区集群化特色化的特征,在规模上主要以中小型企业为主。转型升级和绿色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南平经济发展的关键词和主导方向。我国制订的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主要包括直接优惠政策和间接优惠政策,这些优惠政策能否促进企业发展,特别是在企业转型升级方面是否有足够的推动力,能否通过税收优惠来促进南平绿色经济的发展是本次探讨的主题。

一、目前税收优惠情况

我国新晋颁布的普惠性税收优惠政策多以中小企业为优惠主体,通过国家财政政策改革的方式来降低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难题,减少中小企业负担,近年来,我国陆续颁布多条普惠性税收优惠政策:(1)税率的调整以及增值税改革。2017年至今,我国财政部门先后三次调整了部分行业的增值税适用税率,实现了税率的三连降,特别是为了刺激中小企业发展而采取了减免小规模的增值税优惠政策,至 20214月起,国家财政部进一步扩大了增值税优惠的普惠范围,免征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的起征点提高到了月销售额15万元。 (2)加计扣除研发费用方面的优惠政策。为了提升我国中小型企业的科学研发投入力度,我国财政部在 2017 年的34号文件中规定,对于科技型的中小型企业发展,研发支出可以在实际税前扣除的基础上加扣75%,直至2018年,该项优惠政策覆盖到了所有企业。

除上述普惠性税收优惠政策外,还有以下涉绿色企业优惠政策:(1)农业生产者销售的自产农产品免征增值税。这里的农产品,指初级农产品。(2)企业从事农林牧渔项目的所得,免征或减征企业所得税。免征企业所得税的有:蔬菜、谷物、薯类、油料、豆类、棉花、麻类、糖料、水果、坚果的种植;农作物新品种的选育;中药材的种植;林木的培育和种植;牲畜、家禽的饲养;林产品的采集等。茶叶种植属于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的范畴。(3)农产品进项抵扣政策: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自201391日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税务部门可商同级财政部门,根据《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试点实施办法》的规定,结合本省特点,选择部分行业开展核定扣除试点。试点纳税人可以采用投入产出法、成本法、参照法等方法计算增值税进项税额。福建省餐饮服务、竹木加工行业2020年度农产品耗用率的上限如下:餐饮服务行业65%,竹木加工行业的板材锯材木片类84%、工艺品和日用品类82%、包装材料类77%、地板类77%、家具类75%、人造板类75%。茶叶主要以投入产出法计算增值税进项税额进行核定扣除。这些优惠的出台给企业的绿色发展增添了动力。

二、税收政策促进绿色产业发展的可行性分析

(一)税收优惠提高企业绿色绩效

税收优惠的实质是国家以减负的形式放弃了属于国家的税收收入,将资金让渡给企业,一方面可以增加企业税后净利润,进行内部资金积累,降低成本,提升企业生产经营能力; 另一方面,由于中小企业大多存在融资困难的问题,盈余资金充足可以进行内部融资从而减少外部融资压力。

政府作为市场经济的参与者,税收优惠政策的制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资本的流向,即高税负区域的资本向低税负区域转移。因此,对特定行业采取降低税率或减免税等优惠政策,有利于特定行业企业吸引资本投资进行技术研发升级和经营,提高企业绩效。

(二)税收优惠促进企业改进工艺

企业税收优惠在企业研发投入和技术升级上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近年我国为提升高新技术产业研发能力推行了多项税收优惠政策,例如,对企业在研发活动中形成的研发费用,在 2018 1 1 日至 2020 12 31 日期间,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部分,在实际扣除的基础上加计 75% 的费用进行扣除,这个比例在原来 50% 的基础上又提升了 25% ; 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 175% 进行摊销,比例也相对提升。税收优惠政策的制定实施能有效的激励企业技术创新,吸引科技人才,组建科研团队,加速技术和产品研发,提升科研能力。

(三)税收优惠倒逼企业转型升级

降低企业生存发展成本是目前市场经济形势下企业保有成长活力的重要条件,更高的性价比、更优质全面的服务和更实惠的价格都能帮助企业在行业市场上拥有竞争优势,从而争取到更大的市场占有率,企业为了进一步扩大优势,势必要争取更大力度的税收优惠,而进行产业链升级和加大研发力度成了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重要途径,推动企业逐步向“绿色”产业企业和“创新型”“科技型”企业靠拢。

三、税收政策促进绿色产业发展的必要性分析

(一)税收政策对绿色经济产业生产活动有促进作用

资金瓶颈是中小企业发展中普遍面临的问题,从税收优惠的角度去看,税额的减免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中小企业的税收负担,从而增加了企业的税后可支配收入,最终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资金支持。同时,研发是中小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研发成果是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有利的基础。税收的减免给企业提供了更加充裕的流动资金,用以产品研发和人才引进。相应的,针对研发费用的一系列优惠政策,也有效的降低了企业的研发成本,对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税收政策会推动绿色经济产业更好的进行创新

除了普惠性优惠政策外,特定行业的优惠政策多以高新技术,节能环保方面的主,这些优惠政策能在普惠性优惠政策以及缓解企业资金压力的基础上,给予企业在加大对产业转型升级的力度和加快产品研发的进度上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形成从税收优惠到企业研发投入的良性循环。

四、南平市税务局服务绿色产业发展主要做法

(一)构建税企互动机制

1)优惠政策及时送。将单产业群体化专项管理,形成多个税收政策辅导“平台”,在企业间开展税企座谈会,向企业宣传最新政策,及时掌握企业涉税需求和发展动向。办税厅设置流动服务岗,针对新办纳税人、“家庭作坊式”企业提供“管家式”服务,一次进厅提供纳税申报、发票领用、优惠政策全方位辅导。

2)疑难问题及时答。精选业务骨干组建应急处理分队,向全市茶产业纳税人公布24小时税收服务热线,通过“非接触”形式解决涉税疑难问题。

(二)健全政策落实机制

1)优惠政策主动公开。主动公开税收优惠政策的具体要求、办理流程、申请时间等信息。对已享受税收优惠的小微企业,注重了解企业反馈,引导企业加大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力度。

2)依托“大数据”主动落实。通过“货物劳务税政策落实监测平台”,全面监测增值税优惠政策落实情况,对疑点数据进行核实,点对点辅导纳税人了解优惠政策,做到政策优惠应享尽享。

(三)深度优化营商环境提高纳税服务质效

1)“一站式”缩短时间“距离”。大力推广电子税务局的应用、设置“征管服务工作室”提供窗口一站式服务,保障纳税人办理涉税事项最多跑一次,减少纳税人办税的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税务人员送政策入户,将优惠政策讲清楚讲明白,让企业能理解会应用。

2)“税特派”缩短空间距离。组建由武夷山市局二层副职以上干部组成的“税收特派员”团队,“一对一”联系18户重点茶企,落实“一事一回访、一周一电话、一月一上门”的“三个一”承诺,切实解决企业的急难盼愁。2020年以来,“税特派”团队共走访企业306次,征求意见建议42条,解决涉税疑难79项。

五、税收促进绿色产业发展案例分析

以武夷山茶企业为例。武夷山茶产业作为南平绿色经济的重要一环,在产业升级之初存在绿色防控技术应用率低,产业发展后劲乏力,深加工潜力不明显等诸多短板,这些短板主要体现在目前武夷山茶产业在茶叶种植环节产生的效益较低,产值增长潜力有限,要想保持未来茶产业的增速,除了提高单产效益外,还需从新产品研发、加工、品牌化宣传和茶文化建设等方面着手。茶产业人才队伍薄弱,人才引进、生产技术升级和新产品研发都离不开资金支持。通过减税降费的一系列政策,通过税率优惠和直接减免税的优惠形式,缓解了企业的资金压力,推动企业在产业转型升级上焕发活力,百花齐放。以香江茗苑为例,企业以产业融合为突破口将武夷山本地旅游资源与茶产业结合起来,建设茶文化展览馆,推出茶园生态旅游等茶文化旅游路线,不断丰富茶叶生产、茶艺表演、茶文化交流等旅游活动。而在绿色产业科研方面,通过科技特派员机制的契机,武夷山多家茶企加入到“生态茶”的科研中,与高校联合开展科技攻关,攻克技术难题,打造“生态茶园”。

茶企业税收登记开启快速增长模式。税收优惠政策所带来的良好营商环境,在武夷山市扶持出了多家规模以上茶企,同时催生出了上千家新兴茶企。截止20201231日,已办理税务注册登记的茶企业共7908户(含个体工商户)。具体情况如下:一般纳税人481户,其中:茶叶生产加工型一般纳税人274户、茶叶批发、零售一般纳税人207户,一般纳税人企业占全市茶叶管征户数的6.08%;小规模纳税人7427户,占全市茶叶管征户数的93.92 %;个体工商户3330户,占全市茶叶管征户数的42.11%

注册登记茶企业户数变化表(表2

武夷山茶业行业税收收入总体呈现增长趋势。2016年武夷山茶业税收共计入库5192.20万元,2020年入库8499.24万元,4年间茶业税收增长64%2020年度武夷山茶业行业纳税人入库税款10万元以上的共计90户,其中50万元以上纳税人28户。

2020年度武夷山市茶产业前50名企业共入库税款7059万元,占茶产业总入库税款的83.06%

2016年营改增以后,随着国家对税收减免优惠力度的不断加大,增值税部分的减免税额也在逐年增大。

税收优惠政策对于茶产业特别是小规模纳税人经营发展中展现出的强大推动力,让武夷山市的茶产业链展现出了蓬勃发展的活力,纳税人税负的减小,税收收入的增加,正面印证了税收优惠政策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20211-5月入库茶产业税收5484万元,比2020年同期增收3350万元,增长157%,比2019年同期增收2663万元,增长94.39%,占全市税收比重由2019年的6.05%上升至10.14%,纳税额破千万元茶企1户、超百万元茶企26户,茶产业的支柱作用有效发挥。

六、现行促进南平绿色经济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的局限性

(一)优惠政策落实的深度和广度

1)在涉农方面,现行优惠政策不够完善。涉农企业作为带动第一产业经济发展的群体而且是薄弱群体需要有针对性的优惠政策给予支持和鼓励,例如: 针对农业自产自销的农产品免征增值税项目,无法为后续的加工与流通提供保障。在现行征管模式下,农产品无法摆脱供求不平衡的现状,目前也没有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质性措施。

2)小微企业对落实税收优惠政策缺乏主动性。小微企业的主要特征为人力成本高、技术含量较低,可适用的优惠政策较少,存在使用优惠政策不充分的情况。同时,小微企业侧重关注自身经营情况,对税收政策扶持和导向关注度低,了解不足。削弱了税收政策对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作用。

(二)涉农企业的经营困境

南平的绿色经济以旅游业和以包含茶产业在内的涉农产业为支柱。在企业经营上存在两大困境:(1)缺少“品牌”。1.在旅游业方面,南平全市旅游资源丰富,除武夷山风景区外,其他旅游景点分布分散知名度小,没有完整的旅游规划路线,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杂糅,做不到以点带面。2.在涉农产业方面。以品牌知名度而言,南平市养殖业有圣农集团,酿酒业有福茅和东平老窖,茶产业有武夷星、瑞泉等,但在竹木加工和蔬果作物种植方面,南平有资源优势却没有自主品牌,竹木加工多以代加工为主没有自己的主打品牌,而农业种植方面,建莲、蒲城薏米和各县的笋制品,这些特色农产品品质优越,但市面上见得少,知名度也小。(2)销售模式更新换代。传统的销售模式,人力成本高、经营辐射范围小,在日新月异的现代营商环境下,电商平台和网红经济逐渐展露头角,想要产品卖得好,除了品牌营销,多种销售路径也必不可少,例如武夷山网红“武夷山乡愁沈丹”,一个短视频公众号带动了岚谷熏鹅、五夫莲子等农产品推广销售。但是对应各种新兴产业链的兴起,也给税收征管模式带来更大的可能和挑战。现行税收政策优惠能否给这些改变带来助力,也有待时间的检验。

七、促进南平绿色经济产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建议

(一)扩大税收优惠的辐射范围

税收优惠政策应打破常规,扩大服务范围,特别是对需要扶持的重点行业,例如企业数量多、分布范围广的涉农行业,让大多数民营企业都能享受税收优惠。税收优惠政策的服务行业标准也应更为全面,高新技术企业和其他行业都应考虑到。涉农企业等传统产业,企业想要转型升级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技术支持,对企业初期投资研发等过程给予更多的税收优惠,有利于企业吸纳人才和加大研发投入。因此,为鼓励涉农企业创新农产品研发技术,可采用提高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缩短固定资产折旧年限等方式对涉农企业施行间接优惠措施。

(二)增加小微优惠的享受力度

当前税收优惠条件严格,大多数民营企业难以切实享受到优惠的税收政策,优惠政策更新速度慢也使许多行业受到损失。现行优惠政策存在稳定性差的特点,许多优惠政时效短、可持续性差,导致企业难以根据政策做出长远的企业规划,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税收政策的不稳定性也会增加企业纳税成本,给优惠政策的推行形成阻力,使许多微小企业错失税收优惠。

(三)搭建一体化征管分析平台

自主搭建“茶产业税收数据监测平台”,与“金三”系统实现数据互连直通。以茶产业及外延包装、建安等行业为重点,横向设置税种、行业、收入分布等常用维度查询,实时监控172家重点涉茶企业税收数据,将“一次性数据应用需求”转换为“常态化平台分析功能”,有效减轻重复提取数据的工作量,以“大数据”为茶产业高效管征保驾护航。

(四)政税企三方联动,探索新业态税收管服模式

盯紧电商销售从传统网络零售平台转向抖音、快手“直播带货”的风向,联合市茶业同业公会走访抖音茶叶直播基地,对武夷山市茶产业“直播带货”数据进行全面了解,开展三方座谈就质量把关、税收辅导、数据共享等问题进行探讨,协力构建诚信经商、诚信纳税的“直播带货”新生态。局内青年理论学习小组成立“茶叶电商征管”专项课题组,积极探索与MCN(网红经济公司)协同共治的电商税收管理服务新模式。

 

 

(作者单位:国家税务总局南平市税务局)

 

 

【参考文献】(略)

 

上一页:高质量发展阶段数字经济税收体系的构建
下一页:智慧税务在金融机构非接触式代征印花税方面的实践及展望 【收藏本页】 【打印】 【关闭】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铜盘路30号 邮编:350003
联系电话:0591-87840097 Email:fjswxh@qq.com
技术支持:福州泰讯软件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建议使用分辨率为:1024*768
闽ICP备09045903号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0728号   Powered by SiteServer 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