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利添 肖锦生
【内容摘要】本文分析了税收激励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机理,然后基于对龙岩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现状分析,并以2015-2019年的福建省上市高新技术企业作为研究样本,对所得税优惠政策对企业R&D投入的激励效应进行检验。研究表明,所得税优惠政策对高新技术企业R&D投入具有较明显激励效应,肯定了所得税优惠政策在技术创新中所发挥的引导作用;同时高新技术企业的R&D投入与企业规模、无形资产、资产负债率、营业收入也密切相关。最后从优化R&D投入使用效率、加大所得税优惠力度、健全税收激励制度、优化纳税服务措施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企业技术创新 所得税优惠政策 高新技术企业 R&D投入
一、引言与文献综述(略)
二、税收激励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机理
由于企业自主创新所需要素主要包括资金、人才、技术资源和创新基础,因此,税收激励影响企业技术创新也主要从这四个方面发挥作用。即税收政策通过作用于企业技术创新关键要素,从而影响各创新环节的相关活动,进而促进企业研发能力的提高。
(一)资金。资金在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物质基础,倘若创新资金不充裕,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也就无从着手。企业开展创新活动所需的人力资源、技术资源以及创新基础等各项创新要素都需要经费支持,例如科研人员的招募培养、研发设备的投入、研发中心的建设以及新产品的试验与推广等等都需要依赖资金。此时的税收政策通过改变预期收益来影响企业技术创新资金的供给,为之后企业开展中试阶段和产业化阶段的创新活动提供支持。例如,税收政策通过创新成果收入的减免税的形式提高收入,通过加计扣除、加速折旧以及递延纳税等形式降低创新设备成本和人工成本,进而提高企业预期收益,增加资金供应。
(二)人才。创新人才是企业开展创新活动的关键要素。要提高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效益,除了企业部门采取措施激发创新人才积极性以外,政府部门可以通过税收优惠激励人才开展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增强创新人才参与研发活动的动力。例如,在研发阶段,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对企业聘用专家、开展企业人力资源创新技能培训等费用给予税前扣除,对企业内部创新团队建设与优秀员工奖励给予税收抵免等措施提高创新人才积极参与研发活动的动力。而在产业化阶段,创新人才已经完成研发阶段的工作,税收政策可以和研发人员奖励结合在一起,通过对突出贡献员工的奖励给予税收递延、税率减免等优惠措施优化企业外部激励环境,从而提高创新人才的研发积极性,保证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持续推进。另外,为降低企业因兑现创新人才奖励而出现财务困境的风险,政府部门可以通过税收返还、税前扣除等方式提高资金供给,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创新人才的奖励及时到位,从而推进创新人才持续完善研发产品和技术。
(三)技术资源。技术资源是指企业自身所拥有的技术经验及从外部购买或通过联盟方式所获得的技术知识、经验与数据等,为企业开展创新活动提供经验指导。在这一要素上,国家则通过税收政策鼓励企业开展技术交流合作,对促进企业开展自主创新活动具有重要影响。在研发阶段,政府可以通过税收激励促进具有相关领域研发活动的企业主体合作开发新产品。由于主体之间的技术资料各具优势和特色,通过合作可以让这些有效的技术参考资料实现共享,大大降低企业研发活动的风险,从而更好地解决研发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提高科技成果产出效率。在产业化阶段,倘若企业独占其自主研发产品,势必会造成社会整体技术资源的条块分割,难以实现技术共享,进而影响技术创新的整体水平。为打破这一趋势,政府部门通过税收政策鼓励企业技术创新成果的转化与扩散,例如对企业技术转让及技术咨询服务收入进行适当的税收减免,对于技术转让成本加大税前扣除力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技术转让收益,促进企业技术创新资源的充分共享,从而保证企业在实现创新的同时,提高社会整体科研创新水平。
(四)创新基础。创新基础是指企业开展创新活动的环境条件,诸如创新设备、人才培训、研发经验交流会等都属于创新环境的范畴,对企业提高创新效率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政府部门可通过制定相应税收优惠政策为创新设备更新及创新环境改善等提供有效的补偿与激励,从而促进创新活动的有效开展。例如在企业研发阶段,政府部门通过研发设备加速折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研发前期收入减免等税收激励措施为企业间接承担一部分基础设施费,降低企业技术创新活动费用支出及资金占用风险,保证企业技术创新收益,为企业有效开展创新活动提供资金支持。
因此,税收政策通过作用于关键要素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各个环节,最终促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这是一种直接的对企业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从而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发展的能动力,对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能动性作用。
三、我国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税收政策分析
近年来,为调动企业开展创新活动的积极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等部门不断出台各项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逐步形成目前特色的企业技术创新税收优惠体系。笔者基于税收优惠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作用机理的视角,从资金、激励人才、技术资源及创新基础这四个创新要素出发,梳理我国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
(一)资金。资金是企业开展创新活动的物质基础,强有力的资金上保障是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得以持续并最终获得成功的关键,是企业技术创新的必要条件之一。企业技术创新所需资金可以通过增加利润留存方式提供支持,为此,国家出台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提高企业预期效益。如表3-1,我国目前作用于资金要素的企业优惠政策共45项,主要涵盖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印花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和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7个税种,其中以企业所得税优惠占比最大,约55.55%。
(二)人才。人才是开展创新活动的关键,在企业自主创新活动中发挥着主导性作用。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越加意识到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性,企业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也更加重视。然而,不管是内部培养还是外部引进,企业对于创新型人才都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因此,为增强国家创新能力,出台吸引创新人才和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人才资金投入的税收优惠政策显得十分必要。目前我国出台的一系列鼓励企业技术创新人才及人力资本投入的优惠政策主要表现在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上。如表3-1,我国目前作用于资金要素的企业优惠政策共9项,其中关于企业所得税的优惠5项,个人所得税的为4项。
(三)技术资源。国家以技术资源为激励点的税收优惠政策主要体现在鼓励研发成果转化与转让上。为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速度和质量,我国采取了一系列鼓励研发成果转化与转让的税收激励措施,目的在于推动创新成果产业化的步伐。如表3-1,我国目前作用于技术资源要素的优惠政策有10项,包括3项增值税优惠、3项企业所得税优惠以及4项个人所得税优惠。
(四)创新基础。由于企业技术创新存在研发周期长、投入大、见效慢等局限,我国企业对于创新基础的资金投入并不乐观。近年来,尽管我国研发投入总量不断增长,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较,其研发投入力度和效益还存在很大差距,尤其是那些从事研发工作的创新型企业,用于研发创新基础的资金十分有限。为此,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的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加大对创新基础要素的资金投入,主要体现在对研发费用的加计扣除,研发设备加速折旧以及购置其他有形动产的免退税上。如表3-1,我国目前作用于创新基础的税收优惠主要涵盖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以及消费税等4个税种,其中企业所得税占比约为50%,是鼓励企业加强创新基础建设的主要税种。
表3-1 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税收优惠分布
创新要素
|
优惠税种
|
优惠数量
|
合计
|
资金
|
增值税
|
12
|
45
|
企业所得税
|
25
|
个人所得税
|
2
|
印花税
|
1
|
房产税
|
2
|
城镇土地使用税
|
2
|
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
|
1
|
创新人才
|
企业所得税
|
5
|
9
|
个人所得税
|
4
|
技术资源
|
增值税
|
3
|
10
|
企业所得税
|
3
|
个人所得税
|
4
|
创新基础
|
增值税
|
4
|
16
|
企业所得税
|
8
|
个人所得税
|
2
|
消费税
|
2
|
由上文对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税收优惠政策的梳理可知,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分布在企业技术创新的各个要素中,并且主要通过资金这一要素促进企业技术创新,而针对创新人才的优惠相对较少。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税收优惠政策在四大要素的分布上有待进一步调整。
四、龙岩市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现状分析
(一)龙岩市企业技术创新活动资金投入现状
1、R&D经费支出总额逐年增加,投入强度逐步提高。
2010年至2018年龙岩R&D经费支出逐年增加,从2010年的85775万元增加到了2018年的405003万元,年平均增长率24.82%。说明近年来龙岩R&D 经费支出逐年高速增长,特别是到了2018年已经突破了40亿元。同时R&D经费支出主要用于试验发展,每年支出比重均超过了95%。
表4-1 2010-2018年龙岩企业R&D经费支出情况(单位:万元)
年份
|
R&D经费支出
|
基础研究
|
应用研究
|
试验发展
|
投入
强度
|
数值
|
比重
|
数值
|
比重
|
数值
|
比重
|
2010
|
85775
|
177
|
0.21%
|
1879
|
2.19%
|
83719
|
97.60%
|
0.87%
|
2011
|
120036
|
160
|
0.13%
|
3902
|
3.25%
|
115974
|
96.62%
|
0.97%
|
2012
|
154454
|
187
|
0.12%
|
1775
|
1.15%
|
152492
|
98.73%
|
1.14%
|
2013
|
185204
|
238
|
0.13%
|
1980
|
1.07%
|
182986
|
98.80%
|
1.25%
|
2014
|
206435
|
246
|
0.12%
|
2000
|
0.97%
|
204188
|
98.91%
|
1.27%
|
2015
|
251419
|
393
|
0.16%
|
2992
|
1.19%
|
248034
|
98.65%
|
1.45%
|
2016
|
300941
|
444
|
0.15%
|
2892
|
0.96%
|
297606
|
98.89%
|
1.59%
|
2017
|
324106
|
389
|
0.12%
|
5798
|
1.79%
|
317919
|
98.09%
|
1.51%
|
2018
|
405003
|
493
|
0.12%
|
17339
|
4.28%
|
387171
|
95.60%
|
1.69%
|
数据来源:根据《龙岩统计年鉴-2019》整理计算而得。
R&D经费投入强度为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反映了R&D经费支出在GDP中的权重大小,是衡量一个地区的重要创新指标。正如图4-1所示,2010年至2018年龙岩R&D经费投入强度总体上呈现逐渐增强的趋势,从2010年的0.87%增加到了2018年的1.69%,这也表明R&D经费支出相对于GDP的占比逐渐增大。
图4-1 2010-2018年龙岩R&D经费支出与强度变化图
图4-1-1显示了2018年福建省部分地区的R&D经费支出与强度,可以看出同福州、厦门相比,龙岩无论R&D经费支出总量还是R&D经费支出投入强度均低于福州、厦门。2018年福州和厦门R&D经费支出均超过了150亿元,达到了180.66亿元和155.15亿元,R&D经费支出投入强度为2.30%和3.24%。但是相较于莆田、三明、南平等地,龙岩R&D经费支出总量和R&D经费支出投入强度均相对较高。
图4-1-1 2018年福建省部分地区的R&D经费支出与强度
2、企业资金是R&D经费支出的主要来源
表4-1-2可以看出R&D经费支出的主要来源于企业资金,2010-2018年企业资金的比重均达到了90%,其中2018年企业资金的比重最高为96.83%;企业资金的金额也逐年增加,从2010年的80427万元增加到了2018年的392152万元,年均增长率25.40%。政府资金比重呈现下降趋势,从2011年的6.89%下降到了2018年的2.30%。境外资金的比重很小,特别是2012、2013、2015三年的境外资金为0。
表4-1-2 2010-2018年龙岩R&D经费支出的主要来源(单位:万元)
年份
|
经费来源
|
政府
|
企业
|
境外
|
其他
|
金额
|
比重
|
金额
|
比重
|
金额
|
比重
|
金额
|
比重
|
2010
|
5098
|
5.94%
|
80427
|
93.77%
|
83
|
0.10%
|
167
|
0.19%
|
2011
|
8265
|
6.89%
|
109883
|
91.54%
|
133
|
0.11%
|
1756
|
1.46%
|
2012
|
6600
|
4.27%
|
145760
|
94.37%
|
0
|
0.00%
|
2094
|
1.36%
|
2013
|
6249
|
3.37%
|
168234
|
90.84%
|
0
|
0.00%
|
10719
|
5.79%
|
2014
|
6277
|
3.04%
|
189301
|
91.70%
|
104
|
0.05%
|
10752
|
5.21%
|
2015
|
7430
|
2.96%
|
235945
|
93.85%
|
0
|
0.00%
|
8044
|
3.20%
|
2016
|
7819
|
2.60%
|
285649
|
94.92%
|
690
|
0.23%
|
6782
|
2.25%
|
2017
|
10042
|
3.10%
|
305251
|
94.18%
|
4925
|
1.52%
|
3887
|
1.20%
|
2018
|
9335
|
2.30%
|
392152
|
96.83%
|
1033
|
0.26%
|
2481
|
0.61%
|
数据来源:根据《龙岩统计年鉴-2019》整理计算而得
图4-1-2 2018年龙岩R&D经费支出来源分类统计图
(二)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人员投入现状
2010-2018年龙岩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活动人员总体呈现增加趋势,2018年首次突破万人,达到了11211人,同2017年相比增加1851人,增长19.78%,R&D人员折合全时当量也达到了6892人。2010-2018年R&D活动人员增加了7276人,增长185%,年均增长率16.13%。
表4-2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活动人员投入情况
R&D活动人员
|
单位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R&D人员合计
|
人
|
3935
|
5852
|
7355
|
7914
|
8684
|
9907
|
9896
|
9360
|
11211
|
其中全时人员
|
人
|
1945
|
3366
|
3919
|
4054
|
4804
|
5723
|
6054
|
5826
|
7695
|
R&D人员折合全时当量合计
|
人年
|
2893
|
4333
|
5381
|
5012
|
6104
|
6577
|
6487
|
6101
|
6892
|
数据来源:根据《龙岩统计年鉴-2019》整理计算而得
(三)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产出现状
随着前期企业技术创新活动资金与人力的投入,企业科技活动产出情况是衡量前期投入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标。2010-2018年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新产品产值、新产品开发经费、新产品销售收入、专利申请数量、有效发明专利数基本逐年增加。新产品产值从2010年131.08亿元,增加到了2018年324.52亿元;新产品开发经费从2010年8.48亿元,增加到了2018年33.08亿元;新产品销售收入从2010年129.12亿元,增加到了2018年325.04亿元。从图4-3可以看出,新产品产值与新产品销售收入基本同步增长,这表明新产品的产值基本实现了销售收入;但有效发明专利数与专利申请数相比总体偏低。
图4-2 2010-2018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活动人员投入增长图
科技活动产出情况
|
单位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1、新产品产值
|
亿元
|
131.08
|
155.41
|
157.27
|
151.45
|
199.31
|
217.77
|
231.44
|
300.50
|
324.52
|
2、新产品开发
经费支出
|
亿元
|
8.48
|
10.40
|
12.33
|
14.71
|
15.22
|
17.27
|
23.21
|
30.58
|
33.08
|
3、新产品销售收入
|
亿元
|
129.12
|
152.10
|
156.18
|
155.69
|
177.57
|
201.17
|
222.71
|
287.48
|
325.04
|
其中出口
|
亿元
|
12.78
|
2.73
|
2.09
|
6.17
|
8.55
|
6.78
|
13.41
|
14.41
|
21.45
|
4、专利申请数
|
件
|
473
|
664
|
787
|
1109
|
1222
|
1138
|
1686
|
1807
|
1883
|
其中发明专利
|
件
|
149
|
203
|
225
|
271
|
308
|
261
|
396
|
394
|
400
|
5、有效发明专利数
|
件
|
162
|
218
|
193
|
223
|
304
|
420
|
555
|
914
|
1308
|
表4-3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活动产出情况
数据来源:根据《龙岩统计年鉴-2019》整理计算而得
图4-3 2010-2018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活动产出增长图
(四)政府相关政策落实情况
企业在创新活动中,政府会给予一定资金的投入,同时企业也可以享受相关减免税。2010-2018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来自政府部门的科技活动资金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2010年4514万元到2018年3680万元,总体增长缓慢。随着企业研发费用的逐渐增加,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减免税额也逐渐增大,从2010年1646万元到2018年10679万元,年平均增长30.62%。表明企业积极开展研发创新活动,政府对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税收优惠政策也落实比较到位。2012与2017年由于政策调整,高新技术企业减免税波动较大,特别是2017年高新技术企业减免税金额达到2.73亿元。
表4-4 2010-2018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部分优惠情况(单位:万元)
政府相关政策落实情况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 来自政府部门的
科技活动资金
|
4514
|
7693
|
6168
|
4831
|
4291
|
5250
|
4434
|
5114
|
3680
|
- 研究开发费用
加计扣除减免税
|
1646
|
1857
|
2621
|
2906
|
4203
|
6279
|
6411
|
11437
|
10679
|
3、高新技术企业减免税
|
10202
|
10638
|
6052
|
11797
|
12338
|
10625
|
13644
|
27336
|
21034
|
图4-4 2010-2018年政府相关政策落实情况变化图
五、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效应检验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考虑数据的可获取性,本文选取了2015-2019年的福建省上市高新技术企业作为研究样本,上市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主要来源于国家科学技术部、福建省科学技术厅、厦门市科学技术局等部门公布的名单,最终选取了43家上市高新技术企业作为研究样本。同时在样本的选择中采取了以下处理措施:剔除了当年R&D 活动信息不详的样本和当年利润亏损的样本,最后总共获得172个样本容量。该部分所使用的数据主要来源于国泰安数据库,对于个别信息缺失的数据,通过查询样本企业近年的财务报告。财务报告来源于中国证监会指定的信息披露网站——巨潮资讯网。不同的企业对于R&D投入信息的披露也是不尽相同的,披露的位置与格式也不完全统一。主要常见的科目有:研发费用,研究开发费,技术开发费,研发投入,研发支出。
(二)模型构建与变量的选取
1、被解释变量:研发强度
选取了企业每年研发支出与营业收入的比重代表研发强度。
2、解释变量:所得税优惠
高新技术企业进行R&D 活动可以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为便于计量,本文选取了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与高新技术企业按15%征收企业所得税衡量企业所得税优惠额度。
3、控制变量
为了避免其他因素的影响,选取了企业规模、无形资产、资产负债率、营业收入等变量作为控制变量。
变量
|
符号
|
含义
|
变量取值方法与说明
|
因变量
|
R&D
|
研发强度
|
研发支出取自然对数
|
自变量
|
TAX
|
所得税优惠
|
取值方法为:(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数额*25%+企业利润*10%)取自然对数
|
控制变量
|
ASS
|
企业规模
|
用企业年末总资产替代取自然对数
|
INASS
|
无形资产
|
年末无形资产取自然对数
|
ALR
|
资产负债率
|
资产负债率
|
SAL
|
市场销售情况
|
营业收入取自然对数
|
表5-1 变量的选取与含义
为了更好的得出各个变量对企业研发活动的影响,本文同时采用单变量和多变量控制的检验模型。
(1)所得税收优惠对企业R&D投入影响的单变量回归模型

(2)所得税收优惠对企业R&D投入影响的多变量回归模型

(三)实证结果与分析
1、相关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表5-2为相关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可以发现各变量之间的标准差较小,说明样本不存在异常值。但样本的资产负债率波动性比较大,最小值为0.061,最大值为0.901,说明有些企业在研发活动过程中资产负债率偏高。企业的R&D投入平均值为18.193,所得税优惠的平均值为15.423,说明企业在研发活动过程中,对于研发活动的投入普遍高于所享受的所得税优惠。
表5-2 相关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变量
|
样本容量
|
平均值
|
标准差
|
最小值
|
最大值
|
R&D
|
172
|
18.193
|
1.164
|
13.518
|
21.457
|
TAX
|
172
|
15.423
|
1.122
|
11.147
|
18.657
|
ASS
|
172
|
18.456
|
1.257
|
14.657
|
22.045
|
INASS
|
172
|
17.987
|
1.089
|
14.569
|
19.975
|
SAL
|
172
|
20.756
|
0.899
|
17.657
|
23.361
|
ALR
|
172
|
0.335
|
0.185
|
0.061
|
0.901
|
2、各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表5-3为各变量之间的Pearson相关性系数,可以发现R&D投入与所得税优惠、资产总额均显著关系。
表5-3 各变量之间的Pearson相关性系数
|
R&D
|
TAX
|
ASS
|
INASS
|
SAL
|
ALR
|
R&D
|
1.0000
|
|
|
|
|
|
TAX
|
0.8362
|
1.0000
|
|
|
|
|
ASS
|
0.5689
|
0.8923
|
1.0000
|
|
|
|
INASS
|
0.2102
|
0.2039
|
0.1509
|
1.0000
|
|
|
SAL
|
0.6659
|
0.6351
|
0.4562
|
0.4664
|
1.0000
|
|
ALR
|
0.2601
|
0.1039
|
-0.0591
|
0.3362
|
0.6261
|
1.0000
|
3、实证结果
表5-4 所得税优惠政策的激励效应实证结果
|
模型1
|
模型2
|
常数项
|
6.694***
|
4.635
|
(2.79)
|
-1.03
|
TAX
|
0.696***
|
1.475***
|
(5.03)
|
7.23
|
ASS
|
|
-0.720***
|
-4.22
|
INASS
|
|
-0.059
|
(-1.35)
|
SAL
|
|
0.178
|
2.36
|
ALR
|
|
-0.518
|
(-2.14)
|
是否年份控制
|
是
|
是
|
Adj-R2
|
0.834
|
0.86
|
F值
|
9.698
|
9.478
|
注:括号内的数值是t 值;*、**和***分别表示显著性水平为10%、5%和1%
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中,主要有随机效应模型、固定效应模型、混合效应模型。根据Hausman检验P值小于0.1,拒绝随机效应模型。而在固定效应模型中,F检验的伴随概率P值小于0.1,表明个体效应显著,因此拒绝采用混合模型,采用固定效应模型。根据表5-4实证结果显示,在所得税优惠政策的激励效应单变量模型1中,调整后R2为0.834 ,说明模型拟合程度较高,所得税优惠对R&D投入的解释能力达到了83.4%,F值为9.698整个回归模型显著。单个变量所得税优惠对R&D投入作用通过了显著性检验,且所得税优惠政策对R&D投入具有较强的激励效应,激励系数为0.696。即高新技术企业多享受1%的所得税优惠,可以激励企业增加0.696%的R&D投入。根据成本—收益原则,政府放弃1元的所得税税收,企业应该至少增加1元的R&D投入。说明如果企业在研发活动过程中,不仅仅与所得税优惠有关,还受到很多其他变量的影响,导致在单变量模型中,其它影响因素也被所得税优惠变量吸收,使得所得税优惠的系数发生了显著变化。
在模型2,引入了企业规模、无形资产、资产负债率、营业收入等变量作为控制变量,调整后R2为0.86 ,同样模型拟合程度较高, F值为9.478整个回归模型显著。所得税优惠政策对研发投入激励系数为1.475,同样所得税优惠具有较强的激励作用。资产总额对R&D投入作用显著性,但是影响系数为负值,即资产总额对企业的R&D投入具有负相关的作用。说明对于高新技术企业而言,企业规模的扩大对于研发投入具有挤出效应。无形资产对R&D投入影响系数为负值,即无形资产对企业的R&D投入具有负相关的作用,可能原因是高新技术企业在研发支出资本化转化为无形资产后,随着无形资产的增加,企业会逐渐减少研发费用的投入。营业收入对研发投入影响系数为正值,即营业收入对企业的研发投入具有正相关的作用,说明高新技术企业对于R&D投入与营业收入密切相关,企业的营业收入增加时,R&D投入也会增加,同时国家对于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也明确规定了销售收入必须达到相应的要求,从而高新技术企业会增加企业的营业收入。资产负债率对研发投入作用也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但是影响系数为负值,说明随着资产负债率的提高而研发支出降低。
综述所述,无论是单变量模型还是多变量模型,所得税优惠政策对高新技术企业R&D投入具有较明显激励效应,肯定了所得税优惠政策在技术创新中所发挥的引导作用。
(四)稳健性检验
本文采用的稳健性检验方法为替换不同的控制变量来观察所得税优惠政策对于研发投入的激励系数是否发生显著变化。从回归结果来看,对于不同的控制变量,所得税优惠政策对于研发投入的激励系数在1.481至1.554之间,符号与数值大小均没有发生显著变化,而且在统计意义上均为显著的,因此具有稳健性。
表5-5 不同的控制变量对稳健性的影响
|
回归1
|
回归2
|
回归3
|
回归4
|
常数项
|
5.563***
|
6.963***
|
5.342
|
4.635
|
(4.21)
|
(3.32)
|
(1.36)
|
-1.03
|
TAX
|
1.554***
|
1.531***
|
1.514***
|
1.481***
|
(7.32)
|
(7.48)
|
(6.76)
|
7.69
|
ASS
|
-0.74***
|
-0.722***
|
-0.721***
|
-0.720***
|
(-4.03)
|
(-4.09)
|
(-4.19)
|
-4.22
|
INASS
|
|
-0.058
|
-0.066
|
-0.059
|
|
(-0.81)
|
(-1.36)
|
(-1.35)
|
SAL
|
|
|
0.087
|
0.178
|
|
|
(0.49)
|
2.36
|
ALR
|
|
|
|
-0.518
|
|
|
|
(-2.14)
|
是否年份控制
|
是
|
是
|
是
|
是
|
六、结论与对策建议
通过对龙岩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现状分析以及利用2015-2019年的福建省上市高新技术企业作为研究样本进行实证分析,本文研究结论认为:
第一,从龙岩市R&D经费支出现状来看,龙岩市R&D经费支出总额逐年增加,企业自有资金是R&D经费的最主要来源,可能原因是企业使用自有资金进行R&D活动,可以享受更多的税收优惠政策,如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税率适用15%等。龙岩市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逐年增加,但是远低于福州、厦门等城市。说明龙岩市科技投入强度可以进一步提高,R&D经费投入使用效率有待提升,科技投入在GDP增长作用有待进一步挖掘与突破。
第二,从实证研究结果来看,无论是单变量模型还是多变量模型,所得税优惠政策对高新技术企业R&D投入具有较明显激励效应,肯定了所得税优惠政策在技术创新中所发挥的引导作用。在多变量模型中,激励系数为1.481。即高新技术企业多享受1%的所得税优惠,可以激励企业增加1.481%的R&D投入。政府放弃1元的所得税税收,激励企业增加1.481元的R&D投入,这说明所得税优惠政策的激励措施是有效的。
第三,高新技术企业的R&D投入与企业规模、无形资产、资产负债率、营业收入也密切相关,营业收入对企业的R&D投入具有正相关的作用,资产总额、无形资产、资产负债率企业的R&D投入具有负相关的作用。企业规模的扩大对于研发投入具有挤出效应,应该合理控制高新技术企业的规模,使得企业规模与研发强度相适应,有利于提高研发强度。高新技术企业在R&D活动过程中,除了充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外,还必须注意企业规模、销售经营等情况对研发活动的影响关系。
基于龙岩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现状与福建省高新技术企业的实证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优化R&D投入使用效率,提高R&D投入占GDP的比重。虽然龙岩市R&D经费支出逐年增加,占GDP比重也逐年增加,但是远低于福州厦门等城市。因此,优化R&D投入使用效率,发挥R&D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引导作用,才能更好服务龙岩经济发展战略,促进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升级,提高龙岩市核心竞争力。
第二,加大所得税优惠力度,促进R&D投入的激励效应。我国是以流转税为主,所得税为辅的税收制度。所得税是第二税收来源,其基数大,税源丰富,在实证分析中也论证了所得税优惠对高新技术企业R&D投入的有效激励方面起到了作用。所得税优惠直接作用于企业的研发活动本身,如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相比于流转税直接作用于中间等销售环节,所得税优惠更能直接发挥对高新技术企业R&D投入的激励作用。
第三,完善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所得税优惠政策,健全税收激励制度。所得税优惠在不同阶段发挥不同作用,如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属于环节减免,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税率适用15%对企业最终经营成果的减免,属于结果式减免。对于创业初期的企业R&D投入较多,而产出利润较少,因此创业初期注重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扶持和鼓励,而在企业发展的成熟期,则侧重于对收益的优惠等,这样既保持税收政策的稳定性,又可以保持其有效性,从而激励高新技术企业进行科技创新,推动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
第四,落实税收优惠政策,提供高效纳税服务。建立促进企业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评估机制,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定期评估各项政策的实施效果,总结与反思税收优惠政策执行中的问题和不足,并结合实际及时完善优惠政策体系。同时为保证税收优惠政策落到实处,应当增强税务服务水平。例如通过各种传播媒介加大税收优惠政策宣传力度,让创新型企业用足用好各项税收优惠;强化纳税信用管理,对于纳税信用好的高新技术企业利用银税互动增加贷款额度等。
作者单位:国家税务总局龙岩市税务局
国家税务总局龙岩市新罗区税务局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