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伟生 林梅凤
【摘要】历经数十年发展,我国核电规模已跻身世界核电大国行列,对核电企业适用财税政策的进一步规范完善,可以为我国迈向核电强国提供更多支持。本研究立足于当前的财税体制,针对当前核电企业核算增值税的两种组织形式:按照项目设立分公司和不设分公司,以某核电公司税收收入测算为研究主线,分析了增值税“先征后退”优惠政策适用期间两种模式的预期增值税及其附加税费、企业所得税收入,并对两种核算方式下收入实现的时间、数额、年度分布差异进行了比较,以为规范当前核电企业税收核算,促进核电产业健康发展提供建议。
【关键词】先征后退 地方压力 政策完善 核电行业
一、引言与文献综述
党的二十大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在《“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纲要》明确要求在2025年我国核电运行装机容量达到7000万千瓦,折算2021-2025年期间CAGR为7.2%。可见,核电的高质量发展是实现双碳目标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财税领域对核电行业的支持和引导,则成为了我们应该思考的方向。
核电项目投资成本高、建设周期长,不同的核算方式对核电企业、当地政府影响不同。实践中,有按项目设立分公司核算和不设立分公司统一核算两种方式,而设立分公司进行核算的行为存在争议。部分研究认为,按工程项目设立分支机构进行核算,可以解决二期、三期项目后期投入产生的大额进项税在前期合并抵扣的问题,缓解企业初期运营压力,利于地方尽早实现税收收入(张国宝,2018),但设立分公司在实际执行中会增加企业的管理成本,且不受财政部认可。早在2018年财办税1号文件便就核电企业调整进项税额抵扣等方式调节应纳税额、获得退税税款等做法坚决予以纠正,并明确否决了按机组为核算主体的做法(孙瑞兴,2019)。而对于核电行业增值税先征后退的理论研究,当前尚属空白,成为可探讨的课题。本论文基于某核电公司税收数据的测算,分析了两种模式下的税收收入差距,以期为核电行业税收征管提质增效提供借鉴。
本文报告测算分析基于以下两个基本事实:(1)仅测算了受不同核算模式影响较大的增值税及其附加税费、企业所得税,对不受核算方式影响的印花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不作考虑。(2)增值税及其附加税费数额测算期间为机组享受增值税“先征后退”优惠政策的十五年生效期,核电项目一般相继开工建设,故测算期间为2024-2046年,基于一致性考虑,将其同时也作为企业所得税的测算期间。
本此税收收入测算,分别对设立分公司核算模式和不设分公司核算模式进行了测算,并对两种核算方式下的测算结果进行了比较。测算结果表明:首先,与不设分公司相比,分公司核算方式下可以提前3年实现增值税及其附加收入3.497亿元,但其摊薄了前期年度的收入,带来了不稳定性;其次,分公司模式下的地方收入要比不设分公司多0.422亿元,但不管从总额0.422亿元上来看还是从年均0.0235亿元来看,差距较小;最后,设立分公司进行核算会带来相应的企业成本,这会持续性的减少企业所得税收入和地方收入,因此,是否设立分公司进行核算存在必要衡量:若设立分公司导致的企业所得税减少过多或超过了政府可接受的减少限度,对分公司核算方式的选择便不合宜。
二、核电企业相关的财税政策
(一)增值税“先征后退”政策
核力发电企业生产销售电力产品,自核电机组正式商业投产次月起15个年度内,统一实行增值税先征后退政策:自正式商业投产次月起5个年度内,返还比例为已入库税款的75%;第6至第10个年度内,返还比例为已入库税款70%;第11至第15个年度内,返还比例为已入库税款的55%;满15个年度以后,不再实行增值税先征后退政策(财税[2008]第38号)。增值税先征后退按照收入时的比例(中央地方各50%)退还((94)财预字第55号)。
(二)企业所得税“三免三减半”政策
核电站新建项目适用“三免三减半”的税收优惠政策,即企业自项目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起,第一年至第三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四年至第六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1]。
三、基于某核电公司的税收数据测算
(一)测算背景与测算假设
1.项目测算背景
中核国电某核电项目规划容量按6台100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考虑,一次规划,分三期建设。其中1号机组在2019年10月开工建设,并于2024年6月投入商运;2号机组在2020年9月开工建设,计划于2025年4月投入商运。
3、4号机组采用“华龙一号”三代核电技术,两台机组开工建设时间间隔10个月,单台机组建设工期为58个月。其中,3号机组计划2023年6月开工建设,2028年4月投入商业运行;4号机组计划2024年4月开工建设,2029年2月投入商业运行。
5、6号机组采用和二期工程一样的建设水平,其中,5号机组计划于2026年3月开工,2030年12月投入商运;6号机组计划于2027年1月开工,2031年10月投入商运。
因此,核电项目各机组的增值税先征后退政策生效年限如表1所示:
表1 不同机组增值税先征后退政策适用时间
机组
|
开工时间
|
投入商运时间
|
生效时间
|
第一个五年
|
第二个五年
|
第三个五年
|
1
|
2019.10
|
2024.06
|
2024.07-2029.06
|
2029.07-2034.06
|
2034.07-2039.06
|
2
|
2020.09
|
2025.04
|
2025.05-2030.04
|
2030.05-2035.04
|
2035.05-2040.04
|
3
|
2023.06
|
2028.04
|
2028.05-2033.04
|
2033.05-2038.04
|
2038.05-2043.04
|
4
|
2024.04
|
2029.02
|
2029.03-2034.02
|
2034.03-2039.02
|
2039.03-2044.02
|
5
|
2026.03
|
2030.12
|
2031.01-2035.12
|
2036.01-2040.12
|
2041.01-2045.12
|
6
|
2027.01
|
2031.10
|
2031.11-2036.10
|
2036.11-2041.10
|
2041.11-2046.10
|
2.测算假设
(1)测算环境的假设
在测算前,本报告假定测算期间当前适用核电企业的优惠政策不会发生变化,核电建设技术已现有的水平开展,且企业经营和建设不会面临任何偶发冲击和风险。
(2)测算数据的假设
根据该核电企业预测:核电项目每小时可实现发电量120万千瓦,每年可利用7000小时,上网单价0.40元/KWH,年单台机组销售收入29.73亿元,销项税额3.865亿元;平均年生产、运营、销售、财务等成本费用合计约21.46亿元,年均进项税约0.775亿元;建设期每台机组进项税额约13.97亿元。
3.增值税“先征后退”税款计算
分公司模式下,一、二、三期项目可以分别独立核算增值税。在此情况下,分公司的申报只需要考虑同期投入建设的两台机组。
财税[2008]38号文规定,增值税先征后退政策自机组正式投入商运的次月生效,核力发电企业应采用按核电机组分别核算增值税退税额的办法,单台机组退税额计算如下:
单台机组增值税退税额=单台机组电力产品销售额发电企业电力产品销售额合计×企业实缴增值税×退税比例 (1)
由此,分公司模式下的退税公式可以变换为:
机组A增值税退税额=机组A电力产品销售额机组A+机组B电力产品销售额×企业实缴增值税×退税比例 (2)
在假设中,我们预测单台机组年销售额一致,故对式(2)进一步转换,可得到分公司核算模式下的先征后退税款计算公式:
机组A增值税退税额=12×企业实缴增值税×退税比例 (3)
同理,可得到不设立分公司统一核算模式下的先征后退税款计算公式:
机组A增值税退税额=16×企业实缴增值税×退税比例 (4)
(二)税收收入测算一:设立分公司
1.增值税收入的测算
(1)一期项目测算
一期项目中,1号机组于2024年6月投入商运,2号机组于2025年4月投入商运。
表2测算了核电企业增值税“先征后退”政策十五年生效期内一期项目的增值税数额。可以看到,1、2号机组的基建期大额进项税在2029年全部抵扣完成,该项目于当年实现应纳增值税税额3.990亿元,此后分公司模式下一期项目年增值税税额稳定在6.180亿元。
表2 分公司模式下一期项目增值税税额测算(单位:亿元)
年度
|
销项税额
①
|
进项税额
②
|
期末留抵税额
③=②-①
|
应纳增值税额
④=①-②
|
|
1号
机组
|
2号
机组
|
1号
机组
|
2号
机组
|
建设期进项税
|
|
|
2024年
|
2.255
|
|
0.452
|
|
13.970
|
12.168
|
|
2025年
|
3.865
|
2.899
|
0.775
|
0.581
|
13.970
|
20.730
|
|
2026年
|
3.865
|
3.865
|
0.775
|
0.775
|
|
14.550
|
|
2027年
|
3.865
|
3.865
|
0.775
|
0.775
|
|
8.370
|
|
2028年
|
3.865
|
3.865
|
0.775
|
0.775
|
|
2.190
|
|
2029年
|
3.865
|
3.865
|
0.775
|
0.775
|
|
-3.990
|
3.990
|
2030年
|
3.865
|
3.865
|
0.775
|
0.775
|
|
|
6.180
|
2031年
|
3.865
|
3.865
|
0.775
|
0.775
|
|
|
6.180
|
……
|
……
|
……
|
……
|
……
|
……
|
……
|
……
|
2040年
|
3.865
|
3.865
|
0.775
|
0.775
|
|
|
6.180
|
总计
|
|
|
|
|
|
|
71.970
|
注:期末留抵税额的计算在现有公式的基础上还需考虑历年留抵的进项税额,下同。
在完成全部进项税额抵扣、实现增值税收入的2029年,增值税“先征后退”优惠政策进入退税实施阶段。其中,1号机组实际享受退税年限为后10年,累计退税19.677亿元;2号机组实际享受退税年限为后11年,累计退税21.581亿元。政策生效期内,一期项目增值税退税额占增值税收入的57.3%(41.259/71.970),具体数额如下表3所示。
表3 分公司模式下一期项目增值税先征后退税款测算(单位:亿元)
年度
|
应纳增值税额
①
|
先征后退税款:0.5*①*退税比例
|
先征后退税款
④=②+③
|
1号机组②
|
2号机组③
|
2024年
|
|
|
|
|
2025年
|
|
|
|
|
2026年
|
|
|
|
|
2027年
|
|
|
|
|
2028年
|
|
|
|
|
2029年
|
3.990
|
1.446
|
1.496
|
2.943
|
2030年
|
6.180
|
2.163
|
2.215
|
4.378
|
2031年
|
6.180
|
2.163
|
2.163
|
4.326
|
2032年
|
6.180
|
2.163
|
2.163
|
4.326
|
2033年
|
6.180
|
2.163
|
2.163
|
4.326
|
2034年
|
6.180
|
1.931
|
2.163
|
4.094
|
2035年
|
6.180
|
1.700
|
1.854
|
3.554
|
2036年
|
6.180
|
1.700
|
1.700
|
3.399
|
2037年
|
6.180
|
1.700
|
1.700
|
3.399
|
2038年
|
6.180
|
1.700
|
1.700
|
3.399
|
2039年
|
6.180
|
0.850
|
1.700
|
2.549
|
2040年
|
6.180
|
|
0.567
|
0.567
|
总计
|
71.970
|
19.677
|
21.581
|
41.259
|
注:退税比例根据表1.1增值税“先征后退”政策三个五年生效时间确定,下同。
(2)二期项目测算
表4测算了核电企业增值税“先征后退”政策十五年生效期内二期项目的增值税数额。二期项目中,3号机组于2028年4月投入商运,4号机组于2029年2月投入商运,2033年首次实现应纳增值税税额5.020亿元,其后每年增值税税额稳定在6.180亿元。
表4 分公司模式下二期项目增值税税额测算(单位:亿元)
年度
|
销项税额
①
|
进项税额
②
|
期末留抵税额
③=②-①
|
应纳增值税税额
④=①-②
|
|
3号
机组
|
4号
机组
|
3号
机组
|
4号
机组
|
建设期进项税
|
|
|
2028年
|
2.899
|
|
0.581
|
|
13.970
|
11.653
|
|
2029年
|
3.865
|
3.543
|
0.775
|
0.710
|
13.970
|
19.700
|
|
2030年
|
3.865
|
3.865
|
0.775
|
0.775
|
|
13.520
|
|
2031年
|
3.865
|
3.865
|
0.775
|
0.775
|
|
7.340
|
|
2032年
|
3.865
|
3.865
|
0.775
|
0.775
|
|
1.160
|
|
2033年
|
3.865
|
3.865
|
0.775
|
0.775
|
|
-5.020
|
5.020
|
2034年
|
3.865
|
3.865
|
0.775
|
0.775
|
|
|
6.180
|
2035年
|
3.865
|
3.865
|
0.775
|
0.775
|
|
|
6.180
|
……
|
……
|
……
|
……
|
……
|
……
|
……
|
……
|
2044年
|
3.865
|
3.865
|
0.775
|
0.775
|
|
|
6.180
|
总计
|
|
|
|
|
|
|
73.000
|
2033年,二期项目增值税“先征后退”优惠政策进入退税实施阶段。其中,3号机组实际享受退税年限为后10年,累计退税19.669亿元;4号机组实际享受退税年限为后11年,累计退税21.581亿元。政策生效期内,二期项目增值税退税额占其增值税收入的56.5%(41.251/73.000),具体数额如下表所示。
表5 分公司模式下二期项目增值税先征后退税款测算(单位:亿元)
年度
|
应纳增值税税额
①
|
先征后退税款:0.5*①*退税比例
|
先征后退税款
④=②+③
|
3号机组②
|
4号机组③
|
2028年
|
|
|
|
|
2029年
|
|
|
|
|
2030年
|
|
|
|
|
2031年
|
|
|
|
|
2032年
|
|
|
|
|
2033年
|
5.020
|
1.799
|
1.883
|
3.681
|
2034年
|
6.180
|
2.163
|
2.189
|
4.352
|
2035年
|
6.180
|
2.163
|
2.163
|
4.326
|
2036年
|
6.180
|
2.163
|
2.163
|
4.326
|
2037年
|
6.180
|
2.163
|
2.163
|
4.326
|
2038年
|
6.180
|
1.854
|
2.163
|
4.378
|
2039年
|
6.180
|
1.700
|
1.777
|
3.476
|
2040年
|
6.180
|
1.700
|
1.700
|
3.399
|
2041年
|
6.180
|
1.700
|
1.700
|
3.399
|
2042年
|
6.180
|
1.700
|
1.700
|
3.399
|
2043年
|
6.180
|
0.567
|
1.700
|
2.266
|
2044年
|
6.180
|
|
0.283
|
0.283
|
总计
|
73.000
|
|
21.581
|
41.251
|
(3)三期项目测算
表6测算了核电企业增值税“先征后退”政策十五年生效期内三期项目的增值税数额。三期项目中,5号机组于2030年12月投入商运,6号机组于2031年10月投入商运,在其后的第5年,即2035年,首次实现了应纳增值税税额0.900亿元,其后每年增值税税额稳定在6.180亿元。
表6 分公司模式下三期项目增值税税额测算(单位:亿元)
年度
|
销项税额
①
|
进项税额
②
|
期末留抵税额
③=②-①
|
应纳增值税税额
④=①-②
|
|
5号
机组
|
6号
机组
|
5号
机组
|
6号
机组
|
建设期进项税
|
|
|
2030年
|
0.322
|
|
0.065
|
|
13.970
|
13.713
|
|
2031年
|
3.865
|
0.966
|
0.775
|
0.194
|
13.970
|
23.820
|
|
2032年
|
3.865
|
3.865
|
0.775
|
0.775
|
|
17.640
|
|
2033年
|
3.865
|
3.865
|
0.775
|
0.775
|
|
11.460
|
|
2034年
|
3.865
|
3.865
|
0.775
|
0.775
|
|
5.280
|
|
2035年
|
3.865
|
3.865
|
0.775
|
0.775
|
|
-0.900
|
0.900
|
2036年
|
3.865
|
3.865
|
0.775
|
0.775
|
|
|
6.180
|
2037年
|
3.865
|
3.865
|
0.775
|
0.775
|
|
|
6.180
|
……
|
……
|
……
|
……
|
……
|
……
|
……
|
……
|
2046年
|
3.865
|
3.865
|
0.775
|
0.775
|
|
|
6.180
|
总计
|
|
|
|
|
|
|
68.88
|
2035年,三期项目增值税“先征后退”优惠政策进入退税实施阶段。其中,5号机组实际享受退税年限为后11年,累计退税19.650亿元;6号机组实际享受退税年限为后12年,累计退税21.581亿元。
表7 分公司模式下三期项目增值税先征后退税款测算(单位:亿元)
年度
|
应纳增值税税额
①
|
先征后退税款:0.5*①*退税比例
|
先征后退税款
④=②+③
|
5号机组②
|
6号机组③
|
2030年
|
|
|
|
|
2031年
|
|
|
|
|
2032年
|
|
|
|
|
2033年
|
|
|
|
|
2034年
|
|
|
|
|
2035年
|
0.900
|
0.338
|
0.338
|
0.675
|
2036年
|
6.180
|
2.163
|
2.292
|
4.455
|
2037年
|
6.180
|
2.163
|
2.163
|
4.326
|
2038年
|
6.180
|
2.163
|
2.163
|
4.326
|
2039年
|
6.180
|
2.163
|
2.163
|
4.326
|
2040年
|
6.180
|
2.163
|
2.163
|
4.326
|
2041年
|
6.180
|
1.700
|
2.086
|
3.785
|
2042年
|
6.180
|
1.700
|
1.700
|
3.399
|
2043年
|
6.180
|
1.700
|
1.700
|
3.399
|
2044年
|
6.180
|
1.700
|
1.700
|
3.399
|
2045年
|
6.180
|
1.700
|
1.700
|
3.399
|
2046年
|
6.180
|
|
1.416
|
1.416
|
总计
|
68.880
|
19.650
|
21.581
|
41.231
|
2、企业所得税收入的测算
分公司模式下的企业所得税核算不同于增值税,同一县(市)内,分公司实现的收入应同由总公司汇总申报缴纳企业所得税。与增值税“先征后退”优惠政策生效时间相对应,本部分测算期间为2024-2046年,具体测算如下表8所示。
根据测算,“三免三减半”政策下,该测算核电项目于2027年实缴企业所得税收入2.068亿元,至2046年累计缴纳企业所得税214.331亿元。因此,增值税“先征后退”优惠政策十五年生效期内,分公司模式的核电项目实际承担的企业所得税税负为23.1%(214.331/928.997)。
表8 企业所得税收入的测算(单位:亿元)
年度
|
销售收入①
|
成本费用②
|
应纳税所得额③=②-①
|
企业所得税
④=③*25%
|
应缴企业所得税
|
2024年
|
17.343
|
12.518
|
4.824
|
1.206
|
免税
|
2025年
|
52.028
|
37.555
|
14.473
|
3.618
|
免税
|
2026年
|
59.460
|
42.920
|
16.540
|
4.135
|
免税
|
2027年
|
59.460
|
42.920
|
16.540
|
4.135
|
2.068(减半)
|
2028年
|
81.758
|
59.015
|
22.743
|
5.686
|
2.843(减半)
|
2029年
|
116.443
|
84.052
|
32.391
|
8.098
|
4.049(减半)
|
2030年
|
121.398
|
87.628
|
33.769
|
8.442
|
8.442
|
2031年
|
156.083
|
112.665
|
43.418
|
10.854
|
10.854
|
2032年
|
178.380
|
128.760
|
49.620
|
12.405
|
12.405
|
……
|
……
|
……
|
……
|
……
|
……
|
2046年
|
178.380
|
128.760
|
49.620
|
12.405
|
12.405
|
总计
|
|
|
928.997
|
|
214.331
|
注:销售收入、销售成本因数据过多,故将其计算过程放在附录中呈现,本表中只列示计算后结果。
3、地方政府收入的测算
增值税是央地五五分成的共享税,其地方的五成独属于所在地的政府收入。故在核电项目中,地方的五成增值税收入全部归属县级收入,以增值税为计税依据的城建税及地方教育附加也归属于县级收入。
表9-表11测算了分公司模式下三期项目的地方增值税及其附加税费收入。其中,第三期项目增值税及其附加税费累计收入为18.646亿元,低于一期项目的20.394亿元,也低于二期项目的20.985亿元。在本文测算中,将三期工程第5号机组投入商营时间设置在2030年12月,则地方增值税及其附加税费收入较最高值减少了2.339亿元(20.985-18.646)。
表9 分公司模式下一期项目地方收入测算(单位:亿元)
年度
|
应纳增值税额
①
|
先征后退税款
②
|
地方增值税额
③=①*50%
|
负担先征后退税款
④=②*50%
|
地方增值税收入
⑤=③-④
|
城建税及地方教育附加
⑥=①*(5%+2%)
|
地方增值税及其附加税费收入⑦=⑤+⑥
|
2024年
|
|
|
|
|
|
|
|
2025年
|
|
|
|
|
|
|
|
2026年
|
|
|
|
|
|
|
|
2027年
|
|
|
|
|
|
|
|
2028年
|
|
|
|
|
|
|
|
2029年
|
3.990
|
2.943
|
1.995
|
1.471
|
0.524
|
0.279
|
0.803
|
2030年
|
6.180
|
4.378
|
3.090
|
2.189
|
0.901
|
0.433
|
1.334
|
2031年
|
6.180
|
4.326
|
3.090
|
2.163
|
0.927
|
0.433
|
1.360
|
2032年
|
6.180
|
4.326
|
3.090
|
2.163
|
0.927
|
0.433
|
1.360
|
2033年
|
6.180
|
4.326
|
3.090
|
2.163
|
0.927
|
0.433
|
1.360
|
2034年
|
6.180
|
4.094
|
3.090
|
2.047
|
1.043
|
0.433
|
1.475
|
2035年
|
6.180
|
3.554
|
3.090
|
1.777
|
1.313
|
0.433
|
1.746
|
2036年
|
6.180
|
3.399
|
3.090
|
1.700
|
1.391
|
0.433
|
1.823
|
2037年
|
6.180
|
3.399
|
3.090
|
1.700
|
1.391
|
0.433
|
1.823
|
2038年
|
6.180
|
3.399
|
3.090
|
1.700
|
1.391
|
0.433
|
1.823
|
2039年
|
6.180
|
2.549
|
3.090
|
1.275
|
1.815
|
0.433
|
2.248
|
2040年
|
6.180
|
0.567
|
3.090
|
0.283
|
2.807
|
0.433
|
3.239
|
总计
|
|
|
35.985
|
20.629
|
15.356
|
5.038
|
20.394
|
表10 分公司模式下二期项目地方收入测算(单位:亿元)
年度
|
应纳增值税税额
①
|
先征后退税款
②
|
地方增值税额
③=①*50%
|
负担先征后退税款
④=②*50%
|
地方增值税收入
⑤=③-④
|
城建税及地方教育附加
⑥=①*(5%+2%)
|
地方增值税及其附加税费收入⑦=⑤+⑥
|
2028年
|
|
|
|
|
|
|
|
2029年
|
|
|
|
|
|
|
|
2030年
|
|
|
|
|
|
|
|
2031年
|
|
|
|
|
|
|
|
2032年
|
|
|
|
|
|
|
|
2033年
|
5.020
|
3.681
|
2.510
|
1.841
|
0.669
|
0.351
|
1.021
|
2034年
|
6.180
|
4.352
|
3.090
|
2.176
|
0.914
|
0.433
|
1.347
|
2035年
|
6.180
|
4.326
|
3.090
|
2.163
|
0.927
|
0.433
|
1.360
|
2036年
|
6.180
|
4.326
|
3.090
|
2.163
|
0.927
|
0.433
|
1.360
|
2037年
|
6.180
|
4.326
|
3.090
|
2.163
|
0.927
|
0.433
|
1.360
|
2038年
|
6.180
|
4.017
|
3.090
|
2.009
|
1.082
|
0.433
|
1.514
|
2039年
|
6.180
|
3.476
|
3.090
|
1.738
|
1.352
|
0.433
|
1.784
|
2040年
|
6.180
|
3.399
|
3.090
|
1.700
|
1.391
|
0.433
|
1.823
|
2041年
|
6.180
|
3.399
|
3.090
|
1.700
|
1.391
|
0.433
|
1.823
|
2042年
|
6.180
|
3.399
|
3.090
|
1.700
|
1.391
|
0.433
|
1.823
|
2043年
|
6.180
|
2.266
|
3.090
|
1.133
|
1.957
|
0.433
|
2.390
|
2044年
|
6.180
|
0.283
|
3.090
|
0.142
|
2.948
|
0.433
|
3.381
|
总计
|
|
|
36.500
|
20.625
|
15.875
|
5.110
|
20.985
|
表11 分公司模式下三期项目县级收入测算(单位:亿元)
年度
|
应纳增值税税额
①
|
先征后退税款
②
|
地方增值税额
③=①*50%
|
负担先征后退税款
④=②*50%
|
地方增值税收入
⑤=③-④
|
城建税及地方教育附加⑥=①*(5%+2%)
|
地方增值税及其附加税费收入⑦=⑤+⑥
|
2030年
|
|
|
|
|
|
|
|
2031年
|
|
|
|
|
|
|
|
2032年
|
|
|
|
|
|
|
|
2033年
|
|
|
|
|
|
|
|
2034年
|
|
|
|
|
|
|
|
2035年
|
0.900
|
0.675
|
0.450
|
0.338
|
0.113
|
0.063
|
0.176
|
2036年
|
6.180
|
4.455
|
3.090
|
2.227
|
0.863
|
0.433
|
1.295
|
2037年
|
6.180
|
4.326
|
3.090
|
2.163
|
0.927
|
0.433
|
1.360
|
2038年
|
6.180
|
4.326
|
3.090
|
2.163
|
0.927
|
0.433
|
1.360
|
2039年
|
6.180
|
4.326
|
3.090
|
2.163
|
0.927
|
0.433
|
1.360
|
2040年
|
6.180
|
4.326
|
3.090
|
2.163
|
0.927
|
0.433
|
1.360
|
2041年
|
6.180
|
3.785
|
3.090
|
1.893
|
1.197
|
0.433
|
1.630
|
2042年
|
6.180
|
3.399
|
3.090
|
1.700
|
1.391
|
0.433
|
1.823
|
2043年
|
6.180
|
3.399
|
3.090
|
1.700
|
1.391
|
0.433
|
1.823
|
2044年
|
6.180
|
3.399
|
3.090
|
1.700
|
1.391
|
0.433
|
1.823
|
2045年
|
6.180
|
3.399
|
3.090
|
1.700
|
1.391
|
0.433
|
1.823
|
2046年
|
6.180
|
1.416
|
3.090
|
0.708
|
2.382
|
0.433
|
2.814
|
总计
|
|
|
34.440
|
20.616
|
13.824
|
4.822
|
18.646
|
在企业所得税“三免三减半”优惠政策下,2027年地方政府实现收入0.827亿元,其全部来自于企业所得税,此后每年逐步增长。
此外,在2024-2046年测算期间,地方企业所得税累计收入85.732亿元,占全部地方收入的49.3%(85.732/173.942);增值税及其附加税费收入88.210亿元,占全部地方收入的50.7%。因此可以发现,在六台机组退税期间内,企业所得税收入和增值税及其附加税费的收入占比相近,同为地方核电项目收入的重要来源。
表12 分公司模式下地方增值税及其附加税费、企业所得税收入测算(单位:亿元)
年度
|
应缴企业所得税
①
|
地方企业所得税
②=①*40%
|
增值税及其附加税费收入
|
地方增值税及其附加税费收入⑥=③+④+⑤
|
地方收入总计
⑦=②+⑥
|
一期项目③
|
二期项目④
|
三期项目⑤
|
2024年
|
|
|
|
|
|
|
|
2025年
|
|
|
|
|
|
|
|
2026年
|
|
|
|
|
|
|
|
2027年
|
2.068
|
0.827
|
|
|
|
|
0.827
|
2028年
|
2.843
|
1.137
|
|
|
|
|
1.137
|
2029年
|
4.049
|
1.620
|
0.803
|
|
|
0.803
|
2.423
|
2030年
|
8.442
|
3.377
|
1.334
|
|
|
1.334
|
4.711
|
2031年
|
10.854
|
4.342
|
1.36
|
|
|
1.360
|
5.702
|
2032年
|
12.405
|
4.962
|
1.36
|
|
|
1.360
|
6.322
|
2033年
|
12.405
|
4.962
|
1.36
|
1.021
|
|
2.381
|
7.343
|
2034年
|
12.405
|
4.962
|
1.475
|
1.347
|
|
2.822
|
7.784
|
2035年
|
12.405
|
4.962
|
1.746
|
1.36
|
0.176
|
3.282
|
8.244
|
2036年
|
12.405
|
4.962
|
1.823
|
1.36
|
1.295
|
4.478
|
9.440
|
2037年
|
12.405
|
4.962
|
1.823
|
1.36
|
1.360
|
4.543
|
9.505
|
2038年
|
12.405
|
4.962
|
1.823
|
1.514
|
1.360
|
4.697
|
9.659
|
2039年
|
12.405
|
4.962
|
2.248
|
1.784
|
1.360
|
5.392
|
10.354
|
2040年
|
12.405
|
4.962
|
3.239
|
1.823
|
1.360
|
6.422
|
11.384
|
2041年
|
12.405
|
4.962
|
3.523
|
1.823
|
1.630
|
6.976
|
11.938
|
2042年
|
12.405
|
4.962
|
3.523
|
1.823
|
1.823
|
7.169
|
12.131
|
2043年
|
12.405
|
4.962
|
3.523
|
2.39
|
1.823
|
7.736
|
12.698
|
2044年
|
12.405
|
4.962
|
3.523
|
3.381
|
1.823
|
8.727
|
13.689
|
2045年
|
12.405
|
4.962
|
3.523
|
3.523
|
1.823
|
8.869
|
13.831
|
2046年
|
12.405
|
4.962
|
3.523
|
3.523
|
2.814
|
9.860
|
14.822
|
总计
|
|
85.732
|
|
|
|
88.210
|
173.942
|
(三)税收收入测算二:不设分公司
1、增值税收入的测算
不设立分公司统一核算模式下,该核电项目于2032年实现应纳增值税税额3.730亿元。增值税“先征后退”政策生效期内,先征后退税款累计124.584亿元,占累计应纳增值税额的47.3%(124.584/263.290)。
表13 不设立分公司模式下增值税税额的测算(单位:亿元)
年度
|
销项税额
①
|
进项税额
②
|
期末留抵税额
③=②-①
|
应纳增值税税额
④=①-②
|
先征后退税款
⑤
|
经营期
|
建设期
|
2024年
|
2.255
|
0.452
|
13.970
|
12.168
|
|
|
2025年
|
6.764
|
1.356
|
13.970
|
20.730
|
|
|
2026年
|
7.730
|
1.550
|
|
14.550
|
|
|
2027年
|
7.730
|
1.550
|
|
8.370
|
|
|
2028年
|
10.629
|
2.131
|
13.970
|
13.843
|
|
|
2029年
|
15.138
|
3.035
|
13.970
|
15.710
|
|
|
2030年
|
15.782
|
3.165
|
13.970
|
17.063
|
|
|
2031年
|
20.901
|
4.069
|
13.970
|
14.810
|
|
|
2032年
|
23.190
|
4.650
|
|
-3.730
|
3.730
|
2.735
|
2033年
|
23.190
|
4.650
|
|
|
18.540
|
13.493
|
2034年
|
23.190
|
4.650
|
|
|
18.540
|
13.081
|
2035年
|
23.190
|
4.650
|
|
|
18.540
|
12.515
|
2036年
|
23.190
|
4.650
|
|
|
18.540
|
12.180
|
2037年
|
23.190
|
4.650
|
|
|
18.540
|
12.051
|
2038年
|
23.190
|
4.650
|
|
|
18.540
|
11.742
|
2039年
|
23.190
|
4.650
|
|
|
18.540
|
10.352
|
2040年
|
23.190
|
4.650
|
|
|
18.540
|
8.292
|
2041年
|
23.190
|
4.650
|
|
|
18.540
|
7.184
|
2042年
|
23.190
|
4.650
|
|
|
18.540
|
6.798
|
2043年
|
23.190
|
4.650
|
|
|
18.540
|
5.665
|
2044年
|
23.190
|
4.650
|
|
|
18.540
|
3.682
|
2045年
|
23.190
|
4.650
|
|
|
18.540
|
3.399
|
2046年
|
23.190
|
4.650
|
|
|
18.540
|
1.416
|
总计
|
|
|
|
|
263.290
|
124.584
|
注:销项税额、经营期进项税额因测算数据过多,故计算过程在附录中呈现,本表只列示了计算后结果。
表14展示了不同机组增值税先征后退的税款,可以发现,不同机组享受的退税年限和退税数额有着较大差异。其中,1号机组实际享受退税年限8年,累计退税12.177亿元;而6号机组实际享受退税年限15年,累计退税28.663亿元,差距较大。这是因为不断投产机组带来的建设期进项税额使得前期年度营收时间推迟,这不仅使越早营收的机组在退税政策生效的早期年度无税可退或退税依据很少,还使其适用了较低的退税比例。相反,越晚营收的机组由于建设期进项税抵扣的逐步完成,其退税依据越多,适用的退税比例也较高,从而使得1-6号机组增值税的先征后退税款呈现出递增趋势。
表14 不设分公司模式下增值税先征后退税款的测算(单位:亿元)
年度
|
应纳增值税税额
|
先征后退税款
|
先征后退税款总计
|
1号机组
|
2号机组
|
3号机组
|
4号机组
|
5号机组
|
6号机组
|
2024年
|
|
|
|
|
|
|
|
|
2025年
|
|
|
|
|
|
|
|
|
2026年
|
|
|
|
|
|
|
|
|
2027年
|
|
|
|
|
|
|
|
|
2028年
|
|
|
|
|
|
|
|
|
2029年
|
|
|
|
|
|
|
|
|
2030年
|
|
|
|
|
|
|
|
|
2031年
|
|
|
|
|
|
|
|
|
2032年
|
3.730
|
0.435
|
0.435
|
0.466
|
0.466
|
0.466
|
0.466
|
2.735
|
2033年
|
18.540
|
2.163
|
2.163
|
2.215
|
2.318
|
2.318
|
2.318
|
13.493
|
2034年
|
18.540
|
1.931
|
2.163
|
2.163
|
2.189
|
2.318
|
2.318
|
13.081
|
2035年
|
18.540
|
1.700
|
1.854
|
2.163
|
2.163
|
2.318
|
2.318
|
12.515
|
2036年
|
18.540
|
1.700
|
1.700
|
2.163
|
2.163
|
2.163
|
2.292
|
12.180
|
2037年
|
18.540
|
1.700
|
1.700
|
2.163
|
2.163
|
2.163
|
2.163
|
12.051
|
2038年
|
18.540
|
1.700
|
1.700
|
1.854
|
2.163
|
2.163
|
2.163
|
11.742
|
2039年
|
18.540
|
0.850
|
1.700
|
1.700
|
1.777
|
2.163
|
2.163
|
10.352
|
2040年
|
18.540
|
|
0.567
|
1.700
|
1.700
|
2.163
|
2.163
|
8.292
|
2041年
|
18.540
|
|
|
1.700
|
1.700
|
1.700
|
2.086
|
7.184
|
2042年
|
18.540
|
|
|
1.700
|
1.700
|
1.700
|
1.700
|
6.798
|
2043年
|
18.540
|
|
|
0.567
|
1.700
|
1.700
|
1.700
|
5.665
|
2044年
|
18.540
|
|
|
|
0.283
|
1.700
|
1.700
|
3.682
|
2045年
|
18.540
|
|
|
|
|
1.700
|
1.700
|
3.399
|
2046年
|
18.540
|
|
|
|
|
|
1.416
|
1.416
|
总计
|
|
12.177
|
13.980
|
20.551
|
22.483
|
26.731
|
28.663
|
124.584
|
注:单台机组增值税先征后退税款计算公式=1/6应纳增值税税额*退税比例,其中退税比例依据每台机组政策生效时间确定。
2、企业所得税收入的测算
由于分公司企业所得税需由总公司汇总申报,所以两种模式下的企业所得税收入核算一致,如表15所示。
表15 企业所得税收入的测算(单位:亿元)
年度
|
销售收入①
|
成本费用②
|
应纳税所得额③=②-①
|
企业所得税
④=③*25%
|
应缴企业所得税
|
2024年
|
17.343
|
12.518
|
4.824
|
1.206
|
免税
|
2025年
|
52.028
|
37.555
|
14.473
|
3.618
|
免税
|
2026年
|
59.460
|
42.920
|
16.540
|
4.135
|
免税
|
2027年
|
59.460
|
42.920
|
16.540
|
4.135
|
2.068(减半)
|
2028年
|
81.758
|
59.015
|
22.743
|
5.686
|
2.843(减半)
|
2029年
|
116.443
|
84.052
|
32.391
|
8.098
|
4.049(减半)
|
2030年
|
121.398
|
87.628
|
33.769
|
8.442
|
8.442
|
2031年
|
156.083
|
112.665
|
43.418
|
10.854
|
10.854
|
2032年
|
178.380
|
128.760
|
49.620
|
12.405
|
12.405
|
……
|
……
|
……
|
……
|
……
|
……
|
2046年
|
178.380
|
128.760
|
49.620
|
12.405
|
12.405
|
总计
|
|
|
928.997
|
|
214.331
|
注:销售收入、成本费用因数据过多,故将其计算过程放在附录中呈现,本表中只列示结果。
3、地方政府收入的测算
不设立分公司模式下, 某核电项目于2032年实现地方增值税收入0.497亿元,城建税及地方教育附加0.261亿元。此后,增值税及其附加税费收入逐年增长。
表16 不设立分公司模式下地方增值税及其附加税费收入测算(单位:亿元)
年度
|
应纳增值税税额
①
|
先征后退税款
②
|
地方增值税税额③=①*50%
|
负担先征后退税款④=②*50%
|
地方增值税收入
⑤=③-④
|
城建税及地方教育附加
⑥=①*(5%+2%)
|
地方增值税及其附加税费收入
⑦=⑤+⑥
|
2024年
|
|
|
|
|
|
|
|
2025年
|
|
|
|
|
|
|
|
2026年
|
|
|
|
|
|
|
|
2027年
|
|
|
|
|
|
|
|
2028年
|
|
|
|
|
|
|
|
2029年
|
|
|
|
|
|
|
|
2030年
|
|
|
|
|
|
|
|
2031年
|
|
|
|
|
|
|
|
2032年
|
3.730
|
2.735
|
1.865
|
1.368
|
0.497
|
0.261
|
0.758
|
2033年
|
18.540
|
13.493
|
9.270
|
6.747
|
2.524
|
1.298
|
3.821
|
2034年
|
18.540
|
13.081
|
9.270
|
6.541
|
2.730
|
1.298
|
4.027
|
2035年
|
18.540
|
12.515
|
9.270
|
6.257
|
3.013
|
1.298
|
4.311
|
2036年
|
18.540
|
12.180
|
9.270
|
6.090
|
3.180
|
1.298
|
4.478
|
2037年
|
18.540
|
12.051
|
9.270
|
6.026
|
3.245
|
1.298
|
4.542
|
2038年
|
18.540
|
11.742
|
9.270
|
5.871
|
3.399
|
1.298
|
4.697
|
2039年
|
18.540
|
10.352
|
9.270
|
5.176
|
4.094
|
1.298
|
5.392
|
2040年
|
18.540
|
8.292
|
9.270
|
4.146
|
5.124
|
1.298
|
6.422
|
2041年
|
18.540
|
7.184
|
9.270
|
3.592
|
5.678
|
1.298
|
6.976
|
2042年
|
18.540
|
6.798
|
9.270
|
3.399
|
5.871
|
1.298
|
7.169
|
2043年
|
18.540
|
5.665
|
9.270
|
2.833
|
6.438
|
1.298
|
7.735
|
2044年
|
18.540
|
3.682
|
9.270
|
1.841
|
7.429
|
1.298
|
8.727
|
2045年
|
18.540
|
3.399
|
9.270
|
1.700
|
7.571
|
1.298
|
8.868
|
2046年
|
18.540
|
1.416
|
9.270
|
0.708
|
8.562
|
1.298
|
9.860
|
总计
|
|
|
|
|
69.353
|
18.430
|
87.783
|
2024-2046年测算期间,不设立分公司统一核算模式下实现地方收入总计173.515亿元,其中企业所得税收入85.732亿元,占全部收入的49.4%(85.732/173.515);增值税及其附加税费收入87.783亿元,占全部收入的50.6%(87.783/173.515)。可见,六台机组退税期间,不区分核算模式,企业所得税收入和增值税及其附加税费收入同为地方核电项目收入的重要来源。
表17 不设立分公司模式下地方增值税及其附加税费、企业所得税收入测算(单位:亿元)
年度
|
应缴企业所得税
①
|
地方企业所得税
②=①*40%
|
地方增值税及其附加税费收入③
|
地方收入总计
④=②+③
|
2024年
|
|
|
|
|
2025年
|
|
|
|
|
2026年
|
|
|
|
|
2027年
|
2.068
|
0.827
|
|
0.827
|
2028年
|
2.843
|
1.137
|
|
1.137
|
2029年
|
4.049
|
1.620
|
|
1.620
|
2030年
|
8.442
|
3.377
|
|
3.377
|
2031年
|
10.854
|
4.342
|
|
4.342
|
2032年
|
12.405
|
4.962
|
0.758
|
5.720
|
2033年
|
12.405
|
4.962
|
3.821
|
8.783
|
2034年
|
12.405
|
4.962
|
4.027
|
8.989
|
2035年
|
12.405
|
4.962
|
4.311
|
9.273
|
2036年
|
12.405
|
4.962
|
4.478
|
9.440
|
2037年
|
12.405
|
4.962
|
4.542
|
9.504
|
2038年
|
12.405
|
4.962
|
4.697
|
9.659
|
2039年
|
12.405
|
4.962
|
5.392
|
10.354
|
2040年
|
12.405
|
4.962
|
6.422
|
11.384
|
2041年
|
12.405
|
4.962
|
6.976
|
11.938
|
2042年
|
12.405
|
4.962
|
7.169
|
12.131
|
2043年
|
12.405
|
4.962
|
7.735
|
12.697
|
2044年
|
12.405
|
4.962
|
8.727
|
13.689
|
2045年
|
12.405
|
4.962
|
8.868
|
13.830
|
2046年
|
12.405
|
4.962
|
9.86
|
14.822
|
总计
|
|
85.732
|
87.783
|
173.515
|
(四)设分公司与不设分公司的税收收入测算对比分析
本部分将基于已有的测算结果对不同核算方式下的地方收入进行比较,由于企业所得税收入不受核算方式影响,故两种核算方式的比较分析只限于增值税及其附加税费收入。
如表18所示,2024-2046年,两种核算模式下的增值税及其附加税费收入总额差距不大,按期设立分公司仅比不设立分公司核算的收入多0.442亿元,且设立分公司核算可以提前3年实现收入3.497亿元(0.803+1.334+1.360)。
表18 增值税及其附加税费收入对比(单位:亿元)
年度
|
按期设立分公司
|
不设立分公司
|
差异
③=②-①
|
增值税收入
|
增值税及附加税费收入①
|
增值税收入
|
增值税及附加税费收入②
|
2024年
|
|
|
|
|
|
2025年
|
|
|
|
|
|
2026年
|
|
|
|
|
|
2027年
|
|
|
|
|
|
2028年
|
|
|
|
|
|
2029年
|
0.524
|
0.803
|
|
|
-0.803
|
2030年
|
0.901
|
1.334
|
|
|
-1.334
|
2031年
|
0.927
|
1.360
|
|
|
-1.36
|
2032年
|
0.927
|
1.360
|
0.497
|
0.758
|
-0.602
|
2033年
|
1.596
|
2.380
|
2.524
|
3.821
|
1.441
|
2034年
|
1.957
|
2.822
|
2.730
|
4.027
|
1.205
|
2035年
|
2.353
|
3.281
|
3.013
|
4.311
|
1.030
|
2036年
|
3.180
|
4.478
|
3.180
|
4.478
|
0
|
2037年
|
3.245
|
4.542
|
3.245
|
4.542
|
0
|
2038年
|
3.399
|
4.697
|
3.399
|
4.697
|
0
|
2039年
|
4.094
|
5.392
|
4.094
|
5.392
|
0
|
2040年
|
5.124
|
6.422
|
5.124
|
6.422
|
0
|
2041年
|
5.678
|
6.976
|
5.678
|
6.976
|
0
|
2042年
|
5.871
|
7.169
|
5.871
|
7.169
|
0
|
2043年
|
6.438
|
7.735
|
6.438
|
7.735
|
0
|
2044年
|
7.429
|
8.727
|
7.429
|
8.727
|
0
|
2045年
|
7.571
|
8.868
|
7.571
|
8.868
|
0
|
2046年
|
8.562
|
9.860
|
8.562
|
9.860
|
0
|
总计
|
69.775
|
88.205
|
69.353
|
87.783
|
-0.422
|
四、从税收收入测算分析核电企业设立分公司的利弊性
本文对核电项目增值税“先征后退”优惠期间内的税收收入进行了测算,通过两种核算方式下测算结果的比较,得到相关结论如下:
(一)增值税独立核算、企业所得税统一核算是分公司核算方式出现的重要原因
核电项目设立分公司核算存在一个关键的问题:分公司是否可以作为独立核算的主体?在增值税方面,总分公司在同一县(市),且分公司税务登记为一般纳税人,应实行独立核算,分别向机构所在地申报缴纳增值税;而在企业所得税方面,同一县(市)的分公司无需申报企业所得税,由总公司汇总缴纳。因此,分公司核算模式最大的优势在于允许项目间的独立核算,使得初始投产项目不受后期二、三期工程投入带来的大额进项税额影响,较早实现应纳增值税税额,从而企业较早取得退税款、地方较早取得税收收入,又对其他税不存在影响。因此,增值税可以独立核算是核电按项目设立分公司核算方式存在的重要原因,企业、地方对收入尽早实现的追求,是按核电项目设立分公司进行增值税核算的根本动力。
(二)分公司核算模式下可以提前3年实现增值税收入,但不稳定
根据前文对比结果,分公司核算模式可以提前3年实现增值税及附加税费收入3.497亿元,即从2029年起便可实现年均1.166亿元的增值税及其附加税费收入。但随后三年,即2032-2035年会年均减少1.225亿元的收入。因此,分公司模式只是将增值税及其附加税费收入分散在2029-2035年间实现,年均可实现1.983亿元;而截止2035年,不设分公司可实现年均3.229亿元的增值税收入。从这个角度来看,分公司模式摊薄了年度收入,且使得前期收入不稳定。
(三)两种核算模式下的增值税收入差距不大
在2024-2046年测算期间,分公司核算模式下的增值税及其税费收入为88.205亿元,比不设立分公司核算多0.422亿元,从数值总额上来看差距较小,且其差异主要产生于收入提前实现的3年,这可能是得益于分公司模式下收入提早实现带来的城建税及其附加税费收入的实现;年均差异为0.0235亿元,在整个测算期内,年度差距不大。
(四)设立分公司的情况下企业所得税收入会减少
在2024-2046年测算期间,分公司模式下地方企业所得税累计收入占全部地方收入的49.3%;不设立分公司统一核算模式下地方企业所得税累计收入占全部收入的49.4%。因此,由于企业所得税收入占到核电项目地方收入的近50%,设立分公司产生的运营成本、物料耗费等管理成本会减少企业所得税收入,从而会减少地方核电项目的总收入。
因此,虽然分公司模式下可以提前在2029年实现增值税及其附加税费收入,但企业成本的增加是永久性的,自2027年起会持续性减少一部分企业所得税。所以,是否设立分公司要考虑到:与提前实现的增值税及其附加税费收入相比,政府所能接受的企业所得税减少数额。若企业所得税减少过多或超过了政府接受限度,对分公司核算方式的选择便不合宜。
五、促进核电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建议
(一)国家宏观层面的政策建议
一是重新审视核电相关财税政策的合宜性。目前,核电企业适用的主要税收优惠政策:增值税“先征后退”政策自2008年施行以来,实践中出现了较多争议。如,早期按机组单独核算增值税不完全符合《增值税暂行条例》及相关规定对纳税时限等的争议;设立分公司核算退税主体区分的争议等,由此为核电产业有序健康发展带来了一些困扰,及时理顺当前核电企业的增值税税收优惠政策,有利于更好助力核电强国建设。
二是制定允许和鼓励民间投资、地方投资等多方投资,在我国境内合作开发核电的政策。核电发展需要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允许民间投资,尤其是地方投资,便于筹集建设基金,同时实现发展共担,互惠共利。
(二)地方政府层面的政策建议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二十大确定的目标任务有近期的,有中期的,也有长期的;既要狠抓当前,又要着眼长远,多办打基础、利长远的事。”双碳目标实现和良好营商环境,两者均不可能一蹴而就,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
一是把握好潜绩和显绩的关系,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从上述的分析中,设立分公司可以提前三年有税收收入,但是税额微乎其微,但企业却增加了巨大管理成本、不可预估的核算风险和潜在经营风险。因此,地方政府方面需要把握好潜绩和显绩的关系,一件一件抓落实,让一张蓝图绘到底,积小胜为大胜,这样的政绩才能经得起实践、历史和人民的检验。
二是破解核电企业税收难题的其他政策选择。其一,建立核电事业发展基金的设想。从成本收益原则角度考虑,核电事业是需要共同发展的事业,对地方政府来说,其在核电建设前期也投入了大量成本,如土地、基础设施、居民安置等,也承担了很多隐形成本,如外来人员安置、教育、医疗等;同时,核电事业的发展也会给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及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负面影响,如给当地居民带来心理成本、影响当地渔业发展等,并对当地的经济发展布局形成不可估量的机会成本。鉴于核电事业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自身快速发展的同时,增加了地方政府的治理成本,亦给当地居民和企业带来了很多额外的社会经济成本,因此可考虑通过建立核电事业发展基金,来解决核电事业发展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造成的负外部影响。具体而言,可参照政府投资基金的既有做法,地方与核电企业协商建立发展基金,由核电企业实现应纳税所得额的当年从利润中划拨一部分,作为对地方招商引资、公共服务建设、基础设施投资的重要支持,核电企业分享基金运营收益。地方可以和企业协商利润划拨比例、划拨年限、基金总额、分成方式等。这样,核电企业可以深度参与地方发展,惠及地方民生。其二,建立核能优惠电价政策的设想。从培育税源的角度考虑,可以充分利用核电企业的能源优势,“靠核吃核”,助力当地高能耗企业发展,培育更广阔的税源。具体而言,可利用核电企业发电优势,在技术允许的情况下,对地方需要招商引资的企业、重点扶持的产业等供给一定年限的优惠电价,以为地方经济发展助力,并形成新的税收增长点。其三,地方政府投资核电企业的设想。地方可以协商投资核电企业的新建项目,以一定的比例入股新建项目,这样既可为核电建设解决部分资金问题,还能使地方直接从核电收益中分红,以弥补地方前期投入成本,也为后续地方经济发展带来稳定的收入支持。
不论是当下受到争议的按项目设立分公司独立核算方式,还是已被否决的按机组设立分公司独立核算方式,其都是为了尽早完成进项税额的抵扣,实现收入。由于核电机组建成后,可形成地方政府丰裕稳定的税源,因而从企业的整个生命周期而言,符合税收的受益原则。通过调整税制来解决核电企业税收跨时分配不均问题,会增加税制的复杂度,也会违背增值税制应尽可能简化的设计原则,因此,可考虑通过其他财税手段来解决地方支出压力、弥补地方成本。
(三)核电企业层面的政策建议
中国核电作为实现低碳排放的重要能源供给单位,要从“国之大者”出发,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牢记“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责任,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谋划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之路,推进数字技术与实体业务深度融合,促进我国核能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引领世界先进水平的核电技术,推动我国由核能大国向核能强国转变,是顺应时代潮流经济的必然选择,更是核电业务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此外,每一个核电项目都有责任积极参与地方发展。核电企业也应考虑地方前期投入成本,对地方发展给予必要的支持。只有核电事业真正在惠及大发展的同时也惠及地方发展,才更有利于核电事业高质量发展。
(作者单位:国家税务总局云霄县税务局)
附表:
附表 1不设分公司模式下增值税销项税额的测算(单位:亿元)
年度
|
销项税额
|
销项税额合计
|
1号机组
|
2号机组
|
3号机组
|
4号机组
|
5号机组
|
6号机组
|
2024年
|
2.255
|
|
|
|
|
|
2.255
|
2025年
|
3.865
|
2.899
|
|
|
|
|
6.764
|
2026年
|
3.865
|
3.865
|
|
|
|
|
7.730
|
2027年
|
3.865
|
3.865
|
|
|
|
|
7.730
|
2028年
|
3.865
|
3.865
|
2.899
|
|
|
|
10.629
|
2029年
|
3.865
|
3.865
|
3.865
|
3.543
|
|
|
15.138
|
2030年
|
3.865
|
3.865
|
3.865
|
3.865
|
0.322
|
|
15.782
|
2031年
|
3.865
|
3.865
|
3.865
|
3.865
|
3.865
|
0.966
|
20.291
|
2032年
|
3.865
|
3.865
|
3.865
|
3.865
|
3.865
|
3.865
|
23.190
|
……
|
……
|
……
|
……
|
……
|
……
|
……
|
……
|
2046年
|
3.865
|
3.865
|
3.865
|
3.865
|
3.865
|
3.865
|
23.190
|
附表 2不设分公司模式下增值税经营期进项税额的测算(单位:亿元)
年度
|
经营期进项税额
|
经营期进项税额合计
|
1号机组
|
2号机组
|
3号机组
|
4号机组
|
5号机组
|
6号机组
|
2024年
|
0.452
|
|
|
|
|
|
0.452
|
2025年
|
0.775
|
0.581
|
|
|
|
|
1.356
|
2026年
|
0.775
|
0.775
|
|
|
|
|
1.550
|
2027年
|
0.775
|
0.775
|
|
|
|
|
1.550
|
2028年
|
0.775
|
0.775
|
0.581
|
|
|
|
2.131
|
2029年
|
0.775
|
0.775
|
0.775
|
0.710
|
|
|
3.035
|
2030年
|
0.775
|
0.775
|
0.775
|
0.775
|
0.065
|
|
3.165
|
2031年
|
0.775
|
0.775
|
0.775
|
0.775
|
0.775
|
0.194
|
4.069
|
2032年
|
0.775
|
0.775
|
0.775
|
0.775
|
0.775
|
0.775
|
4.650
|
……
|
……
|
……
|
……
|
……
|
……
|
……
|
……
|
2046年
|
0.775
|
0.775
|
0.775
|
0.775
|
0.775
|
0.775
|
4.650
|
附表 3企业销售收入的测算(单位:亿元)
年度
|
销售收入
|
销售收入总计
|
1号机组
|
2号机组
|
3号机组
|
4号机组
|
5号机组
|
6号机组
|
2024年
|
17.343
|
|
|
|
|
|
17.343
|
2025年
|
29.730
|
22.298
|
|
|
|
|
52.028
|
2026年
|
29.730
|
29.730
|
|
|
|
|
59.460
|
2027年
|
29.730
|
29.730
|
|
|
|
|
59.460
|
2028年
|
29.730
|
29.730
|
22.298
|
|
|
|
81.758
|
2029年
|
29.730
|
29.730
|
29.730
|
27.253
|
|
|
116.443
|
2030年
|
29.730
|
29.730
|
29.730
|
29.730
|
2.478
|
|
121.398
|
2031年
|
29.730
|
29.730
|
29.730
|
29.730
|
29.730
|
7.433
|
156.083
|
2032年
|
29.730
|
29.730
|
29.730
|
29.730
|
29.730
|
29.730
|
178.380
|
2033年
|
29.730
|
29.730
|
29.730
|
29.730
|
29.730
|
29.730
|
178.380
|
……
|
……
|
……
|
……
|
……
|
……
|
……
|
……
|
2046年
|
29.730
|
29.730
|
29.730
|
29.730
|
29.730
|
29.730
|
178.380
|
附表 4企业成本费用的测算(单位:亿元)
年度
|
成本费用
(含生产、运营、销售、财务等全部成本费用的总额)
|
销售成本总计
|
|
1号机组
|
2号机组
|
3号机组
|
4号机组
|
5号机组
|
6号机组
|
|
2024年
|
12.518
|
|
|
|
|
|
12.518
|
2025年
|
21.460
|
16.095
|
|
|
|
|
37.555
|
2026年
|
21.460
|
21.460
|
|
|
|
|
42.920
|
2027年
|
21.460
|
21.460
|
|
|
|
|
42.920
|
2028年
|
21.460
|
21.460
|
16.095
|
|
|
|
59.015
|
2029年
|
21.460
|
21.460
|
21.460
|
19.672
|
|
|
84.052
|
2030年
|
21.460
|
21.460
|
21.460
|
21.460
|
1.788
|
|
87.628
|
2031年
|
21.460
|
21.460
|
21.460
|
21.460
|
21.460
|
5.365
|
112.665
|
2032年
|
21.460
|
21.460
|
21.460
|
21.460
|
21.460
|
21.460
|
128.760
|
……
|
……
|
……
|
……
|
……
|
……
|
……
|
……
|
2046年
|
21.460
|
21.460
|
21.460
|
21.460
|
21.460
|
21.460
|
128.7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