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税史漫说
务从轻典,薄赋于人
日期:2020-08-14    来源:原创   

               ——谈隋文帝的赋税思想

地凭宸极,天纵神武,开运握图,创业垂统,圣德也;拨乱反正,济国宁人,六合八纮,同文共轨,神功也;玄酒陶匏,云和孤竹,禋祀上帝,尊极配天,大孝也;偃伯戢戈,正礼裁乐,纳民寿域,驱俗福林,至政也。明朝理学家朱熹【1】的一段简练的话,概括了隋朝开国之君隋文帝在位期间的所有功绩。他有着与秦始皇一样的功绩——结束了中国分裂割据的局面,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大一统。但却不像秦始皇一样让人津津乐道。

 

隋文帝,名杨坚,隋朝的开国之君。他出身世族高门。公元580年,周宣帝死,汉族地主刘昉、郑译假传遗诏让杨坚辅政。公元581年春,眼见内平外定,杨坚便以周静帝名义进封自己为隋王,至此杨坚的隋朝只是继北周后拥有北中国大部分地区,江南的南朝陈国恰值陈叔宝在位。有这样一个传说。南朝的陈叔宝【2】是一位中国历史上出名的荒唐皇帝。杨坚称帝后,陈叔宝派大臣到这个北方邻国以进贺名义查验真情。听说隋帝状貌不凡,就让使臣袁彦把隋帝杨坚的相貌画回来看看。展开画幅后,见到杨坚魁伟沉毅的姿容,吓得陈叔宝“大骇”,掩面说:“我不欲见此人”,马上令人把画像拿走。开皇九年(公元589年)隋文帝实现了中华的大一统。隋文帝统一全国后,综合了前代的各项制度,制定了隋制,这些制度大多为唐宋至明清各代所沿袭。其中,隋文帝的赋税改革是一大亮点。

 

首先隋文帝对前朝的赋税制度有了深刻的认识。夏桀、商纣、西周幽王、秦二世、南朝齐国,直至北周的末代帝王。隋文帝意识到了,在统治过程中,赋税的轻重有着何等威力。也许一个朝代的灭亡有着其必然性,但末代皇帝的暴政,征敛财富,视百姓生命如草芥,无疑是最终导火索。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就如杜牧在《阿房宫赋》【3】里所言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而纵观历史各位开国之君,他们无一不实行轻徭薄赋的政策。汉代之初,汉高祖推行休养生息的政策,为文景之治的局面奠定了坚实有力的基础;北魏孝文帝的改革,也推动了鲜卑少数民族的农业发展,成就了朝代的一时繁华。如此种种,对隋文帝怎能不有所警醒与觉悟呢?!自己创下的王朝,难道不希望让他永垂,三世乃至万世而为君?分析前朝赋税制度的种种,利弊权衡之后,隋文帝制定了一系列的轻简法令。

 

大崇惠政,法令清简。隋文帝继承了传统的轻徭薄赋的赋税思想,明确提出的务轻从典”“薄赋于人方针,这让百姓看见了曙光,这就是百姓们所期盼已久的政策,这同时更是隋朝巩固政治地位的最重要的举措。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当然,这一举措的具体实行离不开当时担任民部尚书掌管着国家赋税的苏威【4】。苏威之父苏绰,在西魏的时候经常感慨国家财政之所以不够用是因为征税之法过重,而百姓已经已无力承担。他常言:现在实行的法令对于百姓就如同拉紧弓弦,不是平常时代的法令制度,后代的君子,谁能够放松它呢?苏威每每听着父亲的话,感到肩上的责任重大——确实,赋税过重,对百姓是一种变相的掠夺,当百姓不能承受的时候,国家政权将会岌岌可危!于是,苏威上书隋文帝,要求在实际操作中实行务轻从典的方针。将前代的赋税法规,在可能的条件下,择轻法实施,减轻赋税,同时制定比较轻的赋税制度。苏威的赋税主张与隋文帝的薄赋于人的指导思想相映成趣,隋文帝采纳苏威的意见,陆续颁布了一些法令,降低租调赋税的税额。这就是隋朝务轻从典,薄赋于人的厘革税制政策。

 

开皇二年(公元582年),隋文帝颁布了新的租调令,规定:十八岁以上的男孩为丁,丁可得到土地,并要开始缴纳赋税;六十岁以上的为年长者,课税减免;丁男夫妇为一床,缴纳租粟三石;在桑土上种植的,调绢一匹;在麻土上种植的,调布、绢,加绵三两,调布一端的,加麻三斤;单丁以及部曲和奴婢租、调各纳一半。没有得到土地的均免交课税;有品爵、官吏及孝子,顺孙、义夫、节妇均可以免除赋役。而男丁赋役的制度仍沿用周朝的制度,即男丁每年服役一个月,工匠两个月。这些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百姓的负担,让百姓从纷乱的战争中抽身出来,得到了期盼已久的和平与安定。更为重要的是百姓有了赖以生存的土地,这是封建社会里农民阶级的命根子。

 

开皇三年,隋文帝把都城迁入长安,并下令把丁的年龄由原来的十八岁改为二十一岁。男丁服役的时间也由原来的每丁每年服役一个月改为二十天,绢原本调一匹减为二丈。与此同时,隋文帝又废除了酒、盐的专卖制度。他曾下令:罢酒坊,通盐池盐井与百姓共之。专卖制度,在古代一直是消费者的纳税负担,如盐的专卖。盐本是生活必需品,官府专卖、垄断,乘机哄抬价格,而百姓却不得不买,这对百姓的生活打击很大。杨坚的这一改革,是薄赋于人的另一具体体现,百姓们无不欢欣鼓舞。

 

开皇九年,隋灭陈后,隋文帝考虑到陈时旧地的百姓被沉重的赋税所累,伤痕累累。若对其征税,只会对这些地区的百姓凭添压力。于是,他下令:因为陈刚被消灭,因此对其旧地十年的时间恢复生产。其他各州,免除当年的租税。可见,隋文帝把孔孟之道——为君者,行仁政演绎得尽善尽美。

 

开皇九年,隋文帝又下令:因为疆域内和平无事,因此对徭赋放得更宽,百姓年满五十岁者,可以不用赋役而改交代役品。这不仅减轻了50岁以上男丁的徭役负担而且,增加了隋朝财政实物收入。因为劳动力一直是农业生产的关键因素,更多的劳动力,可使得四海无闲田,加上轻徭薄赋政策,百姓生活真可谓是安居乐业。

 

隋文帝在位时期,实行的厘革制度以及相关政策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对于隋文帝的文治武功,史臣不得不加以赞叹:隋文帝治理朝政兢兢业业,每天操劳到日落。战船由南渡江,失守的金陵(今南京)被隋文帝收复;精壮的骑兵向北进发,使得单于退出关塞,居于北方之北。《职方》所记载的地理位置,都成为隋朝的疆域;《禹贡》地图所画出的地区,全部被统一。即使晋武帝征服了吴国会稽地区,汉宣帝成功防备灭亡并巩固了政权,但和隋文帝的功业相比,却都不算什么。隋文帝将各种恩德都施与天下,各种礼乐都和谐融洽,军事机构接不到警报,四方宁静而安定。于是隋文帝亲自奉行节俭的生活,平衡各地的徭役、赋税,充实了国库,并且广泛推行法令。仕途之人和读书人都生活快乐,百姓也都都安居乐业。从开皇(隋文帝年号)算起二十年之间,天下没有大事;地方上也平静无事。隋文帝是配得上这样的评价的,正因为有隋文帝,才有 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的说法。即使后来隋炀帝奢靡又好征战,直至唐建立二十年后,隋朝所留库藏仍未用尽。

 

其实,这个中道理,孟子在《梁惠王章句上》【5】就已经揭露的很清楚: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百姓,是会知恩图报的,若遇上一个君,让他们有能够维持平时生活所需的物质基础,他们会由衷地支持他。因为,百姓们要的其实很简单——只想要安定的生活,衣食足,仓廪实、知礼节,懂荣辱,不想被生活所累。回顾历史漫漫长河,轻徭薄赋犹如万金油一般。它使得百姓欢呼雀跃,同时也让统治者满心欢喜。统治者看似妥协与让步,实则实现了双赢——提高了百姓的积极性,进而增加国家的财政,使得府库丰盈,同时又在历史上赢得了的美名。隋文帝以身作则,诠释了一个帝王的风范,最终在青史中留下千古美名。

 

 

注解:

【1】 朱熹其人

朱熹字元晦,又字仲晦,别号晦庵,60岁以后自称晦翁。祖籍徽州婺源(今属江西婺源县),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年)出生于福建南剑(今福建南坪)龙溪县,卒于宋宁宗庆元六年(1200年)。他是秦以来儒家系统中的著名代表人物之一,也是我国后期封建社会在文化思想领域中影响较大的一位思想家。从学术成就上看,他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也是宋明理学最突出的代表。从他的历史地位和社会影响上看,朱熹在中国古代学者之中,可算是屈指可数的几位伟人之一。

 

2】陈叔宝其人

陈叔宝(公元553年~公元604年),南朝陈最后一个皇帝,字元秀,小字黄奴。吴兴长城(今浙江长兴东)人。在位八年期间,陈叔宝荒于酒色,不恤政事,政治日趋腐败。不过,陈后主虽然是一个糟糕的皇帝,但却是一个具有一定艺术修养的诗人。他所做的《玉树后庭花》:“丽宇芳林对高阁,新装艳质本倾城;映户凝娇乍不进,出帷含态笑相迎。妖姬脸似花含露,玉树流光照后庭;花开花落不长久,落红满地归寂中!”是一篇传世的宫体诗。

 

【3】  《阿房宫赋》全文

《阿房宫赋》是杜牧的成名之作。  杜牧(803-852),字牧之,唐朝万年人(今西安),晚唐杰出的诗人、文学家,人称小杜以别与杜甫。他与李商隐并称为小李杜。他凭借此文中了进士.在《阿房宫赋》里,他精辟地揭示了秦二世而亡的原因,以此告诫统治者亲民的重要性。

 

4  苏威其人

苏威:隋代宰相。字无畏。其家是京兆武功(今陕西武功西北)大族。父苏绰,西魏名臣。北周时,苏威袭爵美阳县公。隋代建立,隋文帝杨坚任他为太子少保,兼纳言、民部尚书。他建议轻徭薄赋,被采纳。后因与吏部官员结党,被罢官。至唐朝,其求见李渊与李世民,均被拒。武德六年病死于长安。

 

5 】《梁惠王章句上》全文

《梁惠王章句上》孟子所作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战国时期鲁国人。 著有《孟子》一书。《孟子》有七篇传世:《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公文》上下;《离娄》上下;《万章》上下;《告子》上下;《尽心》上下。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 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他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上一页:
下一页:圣人之有天下,受之也,非取之也 【收藏本页】 【打印】 【关闭】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铜盘路30号 邮编:350003
联系电话:0591-87840097 Email:fjswxh@qq.com
技术支持:福州泰讯软件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建议使用分辨率为:1024*768
闽ICP备09045903号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0728号   Powered by SiteServer 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