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税史漫说
二十四、一隅未明 千古叹兮
日期:2020-08-14    来源:原创   

——说北魏孝文帝改革

 

品阅漫漫南北往事,贯看风云兴衰宛转,我们不可不说北魏孝文帝的改革。虽已深埋北国千年尘末之下,却依是不朽的传奇。公元471年,孝文帝拓跋宏继位,一场说不尽道不完的轶事传奇从此拉开序幕。

晋南北朝时代是北方草原游牧民族与南方中原汉族文化大融合大碰撞的时代,其间北魏孝文帝的汉化运动掀起了民族大融合的高潮。北魏的前身为北方少数游牧民族鲜卑族,该民族自东汉以来,经常与汉人接触,不仅占据匈奴故地,而且据有东起辽东,西至陇西大遍土地,后来拓跋氏的掘起,统一了北方,建立了由少数民族为主人的北魏政权。北魏王朝拓跋氏本以游牧为生,由北向南推进中,接触到汉人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在从游牧业转向农业的同时,弃逐水草而居转向汉人的定居农业生产生活方式。但是,鲜卑族落后统治政治经济文化与汉族文化的先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鲜卑族向南拓展征服汉族的同时亦被先进的汉文化所征服。他们积极吸纳接受汉人先进的文明,向汉人学习,在孝文帝时代掀起汉化运动的高潮。

北魏汉文化运动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其起源可以追溯到王位继承的制度上。北魏拓跋家一直引用汉武帝立其子杀其母旧制,在立儿子做太子的同时,杀掉太子的母亲,以防止吕后那样的悲剧重演。孝文帝拓跋宏是北魏献文帝拓跋弘的长子,继位是年仅5岁。继位后,拓跋宏一直由祖母冯太后抚养。冯太后是汉族人,精通汉文化,有着良好的汉文化素养和政治谋略,曾执掌北魏大权二十多年。孝文帝自幼接受汉文化教育,对汉文化及其崇拜,是汉文化忠实的推行者,他说:此间(指平城)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魏书·任城王传》)。孝文帝时期,冯太后孝文帝相继开展了一系列的改革,也就是历史上所说的北魏孝文帝改革。

正如唐朝大臣、史学家杜佑在其名著《通典》中所赞叹的:伟哉!后魏孝文帝之为人君也,真英断之主乎!……一旦纳李安世之言而行均田之法,国则有民,民则有田,周齐不能易其法,隋唐不能改其贯。故天下无无田之夫,无不耕之民,……抑何幸也!观其改革,我们不得不佩服孝文帝的雄心伟略和他卓越的治国才能。

在经济上,再次临朝称制冯太后实行均田制,颁布三长制和租调制。均田制规定:十五岁以上男夫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露田加一倍或二倍给予;年老不承担赋税时或死亡则将露田归还国家;男夫初受田时,另受桑田二十亩,限种桑五十株、枣五株、榆三株;桑田为永业田,死后不还;产麻区男夫受麻田十亩,妇人五亩;州刺史至县令各级地方官按官职高低随地给公田十五顷至六顷,收入作为补助办公费用;露田、公田皆不得买卖;此外,对奴婢、残疾人、不改嫁寡妇及耕牛的受田额也做了具体规定,如耕牛一头受露田三十亩(限四头牛以内),奴婢受田同普通农民一样等等。均田制名为均田,实际是基本上保持原有的土地占有不均的状况不变,大族地主除了继续用隐瞒土地的手段以对付官府之外还拥有众多的奴婢、耕牛,按均田制的规定,应分到许多土地。这样,足以保住他们的产业。也就是说,很大程度上收益的还是脂肥肉厚的地主阶级。不过,从另外的角度来看,但均田制在当时还是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它规定每户占有土地的数量,并不准买卖,这就在一定的时间内和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豪强大家兼并土地。另外,国家公开授田,招徕了大量流民和豪强大家控制下的依附农民,加大快了开垦荒地,也发展了经济生产。与此同时,自耕农不断增多,户口滋增,对国家征收赋税和调发徭役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
    在均田制推行之际,孝文帝又颁布了三长制和租调制。三长制者五家为邻,五邻为里,五里为党,分别设置邻长、里长、党长,负责清定户籍、督课赋役、劝课农桑、协助政府维护治安及推行均田,为均田令的实施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促进效应。另外,为了更好的推进改革,把均田落实到位,继均田三行两制,孝文帝又实行新的租调制,规定:一夫一妇租粟二石,调帛(丝织品)一匹(或麻布一匹);十五岁以上未婚男女四人、耕织奴婢八人、耕牛二十头,租调各与一夫一妇等额;孤(幼年丧父者)、独(老而无子者)、老弱病残贫穷不能自存者由里党供养。租调制相对减轻了农民的租调负担,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也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

如果说均田制使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结合起来,为人民的正常生产和生活提供了物质保证,租调制度则保证了国家的财政收入,为北魏的发展提供了财政保障;而通过三长制建立起了严密的基层居民组织,又使均田制、租调制的推行得到保证。均田制、租调制和三长制是环环相扣的,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将三者非常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通过地、税制度改革,既降低了税率,又增加了税收,既利民又利国。孝文帝三制并行,却得了前所未有的收效,民有田而安定,国有财而富强。

经济上大刀阔斧改革的同时,身为汉文化忠实推崇者的孝文帝亲政后又相继进行了一系列政治文化改革。公元490年,冯太后死,孝文帝亲政,继续进行改革。公元494年(太和十八年),孝文帝迁都洛阳,改变了过去对中原遥控的形势,加强了统治整个国家的权威半径,也解脱了一百多年来在平城形成的鲜卑贵族保守势力的羁绊和干扰,推动了继续进行改革。迁都之后,依靠洛阳独特的政治文化影响优势,孝文帝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改革:要求易鲜卑服装为汉服棗,规定在朝廷上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棗称鲜卑语为北语,称汉语为正音 而迁洛阳的鲜卑人,以洛阳为籍贯,死后不得归葬平城,定门第等级棗改变鲜卑贵族原有的姓氏为汉姓。这一系列的措施,有利于落后的少数民族接受先进的汉族文化,极大的推动少数民族的汉化过程,加快了民族大融合的进程。孝文帝迁都洛阳,不仅展现了一代帝王的雄才大略,其结果使洛阳在曹魏、西晋之后再度繁华、辉煌。

风风雨雨历尽苍穹博得彩云开,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北魏的经济文化实力得到了极大提高,从一个野蛮落后的胡边霸主成长为了一个风云北方的繁盛强国。孝文帝的改革促进了北魏政治、经济的发展,体现了民族融合的巨大作用,是北魏政治、经济发展以及鲜卑族进一步封建化的必然结果。

孝文帝的改革体现了民族融合的巨大推动作用。整个中华民族的文明就是各个民族不断交流、融合所产生的,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我们应该具有高度的民族凝聚力与民族情感,懂得民族间的尊重与友爱。孝文帝的改革在推行过程中遇到了鲜卑旧贵族的强烈反对,是他的坚决镇压下保证了汉化政策的推行,是他的勇气与决心以及高瞻远瞩的改革眼光成就了改革的成果。

风云轶事已成往事如烟,千年尘埃却卷不走不倦的哀愁。对于孝文帝,这样一位眼光卓越雄心万里的君王,我们不得不报以崇高的敬意,可是崇敬之余,依旧暗涌着深深的惋惜。公元5世纪最后一年,33岁的北魏孝文皇帝元宏南征途中死于谷塘原(河南邓县东南),壮年殒命,大志未酬。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鲜卑汉化、同一民族、混一天下,种种梦想随着英雄皇帝的去世,化为历史长河中飘浮的泡沫,而那片广袤的江南大地终成了孝文帝梦中一梦。

拓跋入中原,天下分南北;孝文行改革,华夷共欢悲。怎奈白日光天无不曜,江左一隅独未照。白日青天之下阳光普照大地,何等繁花似锦。光照之下,唯独怎么也照不到心驰神往的江南大地,何等悲凉凄切。这是北魏孝文帝留下的唯一一首诗。人生总有遗憾事,一隅未明,是孝文帝的千古憾事。他的气魄和功绩却让我们后人赞叹!

 

上一页:
下一页:人世几回伤往事, 山形依旧枕寒流。 【收藏本页】 【打印】 【关闭】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铜盘路30号 邮编:350003
联系电话:0591-87840097 Email:fjswxh@qq.com
技术支持:福州泰讯软件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建议使用分辨率为:1024*768
闽ICP备09045903号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0728号   Powered by SiteServer 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