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医养生
是药三分毒
日期:2020-08-14    来源:原创   

“是药三分毒”这是人们的口头禅。到底要怎么理解这个“毒”呢?

 

先从字义上来看,《说文解字》对毒的解释是:“厚也。”它是指某种特性集聚很多的意思,厚此薄彼吧,突出了某个特性(比如突出了热性),其他方面的东西就薄了(寒性就薄了),天生万物,各具其性。人得天地之全气,为万物之灵。用人的标准衡量的话,那草木鱼虫生灵得天地之偏气,为人所用,以纠正人体的偏差。

 

《周礼·医师》篇中说:“医师掌之政令聚毒药,以共医事。”就是说医生必须掌握有偏性的药物,这样才能做到科学的组方用药,才能做好医生的工作。对于人体已经阴阳失衡,出现偏差,就可以放胆运用药物的偏性也就是毒性去纠正人体的偏差,这就是所谓的以毒攻毒。比如,乌头、附子,是中药中有毒的药物,不正确的服用会出现抽搐、昏迷症状,但是可以用来抢救心衰的病人,治疗阴寒内盛关节疼痛的病人;蛇毒可以置人于死地,做成药物则可以治病救人;被蛇咬伤中毒的病人,中医用蜈蚣研末吞服来治疗。被疯狗咬伤的病人,中医取狗脑涂抹伤口治疗。《周礼·天官·疡医》:“凡疗疡,以五毒攻之。”《注》:“今医方有五毒之药,作之合黄,置石胆、丹砂、雄黄、礜石、慈石其中,烧之三日三夜,取以注创,恶肉破骨则尽出。”砒霜是公认的剧毒的药物,但在数千年前中医就使用砒霜治疗类似白血病的疾病。

 

《神农本草经》把中药分为三类:上品无毒,无毒者性味平和,可作为食物,用在养生保健长期食用;中品小毒,有小毒者,可以作为药物,短期使用,用调理康复不能久服;下品中毒或大毒,大毒者用于急重、危难病情的抢救,用大毒纠大偏,临时使用,攻邪排毒,中病即止。

 

中医认为,食物与药物一样,都有寒、凉、温、热、平“五性”,除平性外都具有或寒或热的偏性,有偏性的食物,都不能过食,过食就会有害,在现实生活中,如糖吃多了会导致蛀牙,酒喝多了会得肝硬化,辣椒吃多了会损伤粘膜导致溃疡、出血。因此,要遵循《黄帝内经》:“谷肉果菜食养尽之,勿使过之伤其正也”的食饮原则。

 

明白了毒药的含义后,至少要做到两点:一是,不要疾忌谈药色变,“毒”是药物的本性,利弊好坏关键在于人的掌握和使用,使用得当则有利,使用不当则有害。二是,要了解药物的偏性和身体的偏差,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使天生万物为我所用;才能及时纠正身体的偏差,使生命处于较佳的状态。

 

推荐一款花草茶:玫瑰花10克,三七花3朵,枸杞10克,红枣5 起泡开水当茶喝,有补益肝肾美容益色的作用。

上一页:
下一页:话说荨麻疹 【收藏本页】 【打印】 【关闭】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铜盘路30号 邮编:350003
联系电话:0591-87840097 Email:fjswxh@qq.com
技术支持:福州泰讯软件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建议使用分辨率为:1024*768
闽ICP备09045903号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0728号   Powered by SiteServer 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