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专题学习
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塑造我国经济新竞争优势
日期:2020-12-16    来源:福建日报   

□黄茂兴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并作出重大工作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的说明中指出,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与时俱进提升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战略抉择,也是塑造我国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是统筹借鉴世界大国经济发展经验的必然选择,也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战略谋划。因此,需要我们从现实、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准确把握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构想。

 

◆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具有深厚的实践基础

 

党中央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对我国客观经济规律和发展趋势的正确把握,是掌握发展主动权的先手棋,是有深厚的实践基础的。

 

第一,这是适应国际经济环境变化的客观要求。当前,经济全球化遭遇逆风,新冠疫情的肆虐加剧了逆全球化趋势,世界各国内顾倾向愈发明显,国际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与日俱增。依赖国际大循环,会使中国经济发展风险明显增大。而立足于国内庞大需求市场,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逐步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有利于增强我国经济抵御外部风险能力,增大我国经济发展回旋空间,是我国应对世界经济不确定性的必然选择。

 

第二,这是积极面对我国长期以来国内需求结构失衡的严峻现实的必然要求。我国经济长期以来都过度依靠投资与出口需求来拉动经济增长。然而,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库显示:资本对GDP贡献呈现下降趋势;净出口受国际环境影响,对GDP增长的贡献很不稳定;只有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呈现较为稳定的上升趋势。因此,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立足国内消费市场,着重扩大国内消费需求,是协调国内需求结构的现实要求。

 

第三,这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要求。改革开放以来,长期依赖国际大循环,中国形成了资源和市场“两头在外”的“世界工厂”发展模式。这种出口外向型发展模式不可持续,直接导致了我国产业链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下游水平。中国或将面临发达国家上游企业向国内回流,中下游企业向土地、劳动力低廉的新兴国家分流的双重压力。因此,必须立足国内市场,加快推进国内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本土产业链与全球产业链的良性循环,逐步建立起内需驱动型发展模式。

 

◆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大国经济的重要特征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大国经济的重要特征。国际经验表明,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大国经济发展主要是靠经济内循环,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的良性互动。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这是世界大国经济体的主要发展经验。美国的崛起正是得益于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经济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结果。长期以来,美国立足于国内需求市场,以国内循环为主体,国际循环为辅助,使得美国从昔日英国殖民地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为落后国家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借鉴。

 

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实现中国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的必由之路。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人口多达14亿,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突破1万美元,是全球最大最有潜力的消费市场,经济内循环动能强劲,蕴含巨大的增长空间。中国立足于国内市场,坚持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强化国内经济大循环,促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更多依托国内市场,构建起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这有利于带动国内经济良性循环,提升国内产业链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分工地位,增强国家经济发展韧性。也有利于形成对全球资源要素的引力场,吸引外商来华投资兴业,更高水平地参与国际循环。

 

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对内提升自主能力,对外深化开放水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持续提升国际地位,符合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不断向高质量发展迈进,我们就一定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重塑我国经济竞争新优势的着力点

 

面对着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应充分认识和把握国际经济发展格局的“变”与我国经济发展基本面“不变”的基本逻辑和特征,把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融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在育新机和开新局中不断构建我国在国际、区域、产业、企业、产品等全面化、立体化的经济竞争新优势。

 

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强化国际合作与联动,构筑我国国际竞争新优势。高水平对外开放可以扩大双循环空间,推动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在优势互补中形成更加紧密的合作格局,为国内市场源源不断地注入外在动力。进一步优化我国营商环境和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扩大市场准入,增强对国际商品和要素资源的吸引力,在更高水平上引进外资。完善我国对外开放制度,保障高水平开放的法律法规建设,积极参与国际经贸规则制定,承担大国应有的责任,为国际社会提供更多的公共物品,提升中国的国际形象。推进“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构建内外联通的战略大走廊,打通沿海开放与沿边和内陆开放通道,并与自贸区建设有效对接,提升我国对外开放的影响力。坚持多边主义,积极促进国际合作和市场联动,努力破除资源要素流动的壁垒,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形成更加紧密稳定的全球经济循环体系,为中国技术、中国产品走向世界提供更大的平台和空间,不断累积我国国际竞争性优势。

 

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培育区域增长极,构筑我国区域竞争新优势。实施区域差异化的扩大内需战略,经济发展较快地区,主要依托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引领消费结构升级,满足个性化、高质量的需求。经济处于中游水平的地区,主要着眼于提升生活品质,扩大高端消费品的消费规模和市场;刚刚摆脱贫困的地区,则致力于巩固扩大耐用消费品的范围。顺应我国城镇化快速推进的趋势,充分发挥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带动作用,把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等城市群打造成我国吸引投资、拉动消费的增长极,成为我国内循环的加速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拓农村市场,释放农村农民的需求,畅通城乡市场循环通道。通过精准盘活我国区域发展潜在优势和动能,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中构筑我国区域竞争新优势。

 

大力推动科技创新,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发展水平,构筑我国产业竞争新优势。抓住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的机遇,以科技自立自强为基本立足点,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人工智能、互联网、区块链等现代信息技术,提升我国产业核心发展能力和水平,夯实我国实体经济的根基。通过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工程,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优势重塑,发展柔性制造、个性化定制、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新兴制造模式。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生命健康、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适应市场需求不断开拓新的产业部门。充分利用我国拥有全球最完备产业配套体系和超大规模市场的独特优势,着力补链、固链、强链、延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现代化水平,提升我国产业链的能级和层级,在融入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中使我国产业迈上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构建互利共赢、和谐安全的新型产业链体系,不断增强我国产业竞争新优势。

 

强化企业市场主体地位,激发企业积极性和创造性,构筑我国企业竞争新优势。企业是我国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最具活力的主体,一方面,企业要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变化,生产更高质量、更加丰富的产品;另一方面,企业也要在稳就业和增收入上发挥重要作用,保障支撑人们不断扩大需求的收入水平普遍、持续提升。要根据不同企业的性质、规模、实力等,在人才激励、税收优惠、科技创新等方面实施不同政策。做大做强国有企业,发挥国有企业在经济总量、技术创新、市场拓展等方面的优势,在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保持控制力,掌握国际话语权,成为有强大国际竞争优势的世界一流企业。发挥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的灵活性,扩大发展眼界和格局,通过财税政策支持,打造公平竞争、诚信经营的市场环境等,鼓励广大中小企业大胆创新、勇于变革,保持我国双循环格局的活力和生命力。大力培育和弘扬企业家精神,营造尊重企业家、鼓励企业家的社会环境,培育企业家开拓市场能力和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在不断变化的国内外市场环境中保持定力,构筑企业竞争性优势。

 

推动供给侧与需求侧相匹配,提升产品质量和附加价值,构筑我国产品竞争新优势。深化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适应消费者消费结构升级的趋势,把生产和消费有机结合起来,提升高品质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构建高质量的国内供给体系,实现与需求侧的高质量匹配。超前预测消费者消费倾向、消费方式等动态变化,提前进行新产品开发的部署,主动拉动消费结构升级和推动消费潜能的提前释放,抢占国内外市场先机。加大产品研发设计环节和销售环节的投入,融入我国在5G、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优势,不断开发个性化、差异化产品,提升产品的附加价值。强化企业的质量意识、精品意识、品牌意识和市场意识,实施严格的产品标准,培育国际知名品牌,提升产品国内外市场的知名度,不断增强我国产品在国际高端产品消费市场的地位和优势。

 

(作者为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上一页:中共福建省委 福建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实施措施》
下一页:深入学习五中全会精神努力推动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 【收藏本页】 【打印】 【关闭】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铜盘路30号 邮编:350003
联系电话:0591-87840097 Email:fjswxh@qq.com
技术支持:福州泰讯软件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建议使用分辨率为:1024*768
闽ICP备09045903号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0728号   Powered by SiteServer 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