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海峡税苑
泉州:民营经济强势领跑 产业集群带动有力
日期:2021-02-26    来源:中国税务报   

  

  作为连续22年福建省经济的领跑者,泉州市2020GDP总量达10158.7亿元,同比增长2.9%,是继苏州、无锡、佛山之后第四个晋级“万亿俱乐部”的地级市。

 

  当前,“晋江经验”已融入泉州市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全过程和各环节,极大地激励和带动了泉州区域内其他县域经济的蓬勃发展。2020年,泉州市7个县(市)中的5个入围全国百强县,合计入库税收427.4亿元,占全市税收总额的58.9%,构筑起全市经济的“半壁江山”。其中,晋江市入库税收187.4亿元,占泉州市税收总额的25.8%

 

  民营经济领跑优势明显

 

  民营经济是泉州市最大的特色、优势、品牌和活力源泉,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全市经济的代名词。2020年,泉州市税收收入同比下降2.9%,民营经济入库税收572亿元,同比仅下降2.3%。而民营企业税收贡献占比反而提高2.3个百分点,达到78.7%,比2016年累计提高8.2个百分点,继续处于领跑态势。可以预期,更多民营企业将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高效配置资源要素,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贡献力量。

 

  实体经济“压舱石”作用显著

 

  尽管受国内外发展环境和减税政策等诸多因素影响,泉州市工业税收贡献出现一定下滑,但工业作为泉州市经济支柱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压舱石”作用依然稳如磐石。2020年,泉州市工业入库税收325.1亿元,占税收总额的44.8%。如果加上65.6亿元的工业税收减免额,那么泉州市工业税收贡献率可达49.4%,接近五成。

 

  服务业发展质量持续提高

 

  2020年,泉州市服务业入库税收354.5亿元,占税收总额的48.8%,比2016年提高12.3个百分点,在四大产业中位居第一位,比同期工业税收比重高4个百分点,已经与工业一起构成推动泉州市经济税收发展的“双引擎”。从产业税收发展协同性角度来看,服务业产业税收协调系数从2016年的0.85稳步提高到2020年的1.19,说明泉州市服务业税源转换为税收的效率大大提升,服务业税收增长与服务业经济发展同步性大大增强。

 

  高技术制造业内生动力增强

 

  泉州市始终把科技创新作为第一动力源,强化科技自立自强,全面建设创新型城市。2020年,泉州市累计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减税51.1亿元。其中,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企业达802户,比2019年增加388户;加计扣除金额26.6亿元,比2019年增加8.1亿元;户数与金额分别增长93.7%43.8%。以上数据表明,以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制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企业持续加大科技投入,高技术制造业内生动力进一步增强。

 

  产业集群带动作用凸显

 

泉州市产业集群优势明显,“中国鞋都”“中国伞都”“中国纺织产业基地”“中国休闲服装名城”“中国建材之乡”“中国建筑之乡”“中国石雕之都”“中国乌龙茶之乡”“中国工艺陶瓷之乡”“中国芦柑之乡”等全部坐落于泉州市。目前,全市已形成纺织服装、鞋业、石油化工、装备制造、建材家居、食品饮料、工艺制品、纸业印刷等“八大千亿产业集群”。2020年,“八大千亿产业集群”入库税收占全市税收总额的比重近三成。产业集群的兴起,也带动了一大批龙头企业的崛起。2020年,泉州市纳税千万元以上的企业有686家,仅占纳税户总数的万分之五,贡献税收比重却高达55.6%

 

上一页:漳浦县税务局联合财政局开展企业走访问需活动
下一页:宁德东侨开发区税务局打造“小水滴”纳税服务品牌 【收藏本页】 【打印】 【关闭】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铜盘路30号 邮编:350003
联系电话:0591-87840097 Email:fjswxh@qq.com
技术支持:福州泰讯软件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建议使用分辨率为:1024*768
闽ICP备09045903号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0728号   Powered by SiteServer CMS